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李帅随着爸爸工作的调动,来到了光明中学七年级一班。面对陌生的集体,陌生的同学,李帅希望与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建立新的友谊,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李帅应采取的比较好的方法有(  )

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②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③勇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④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会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智者接近,也会变得聪明。这句话的寓意是(    )
A . 选择朋友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 . 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的 C . 真正的友谊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D .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邹韬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相聚在新的班级,我们应该团结友爱               ②同学之间应该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

③深挚的友谊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④我们进入七年级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深挚的友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丽丽说:“新学期开始了,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一定要在新班级里尽快认识所有的同学,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因为真诚的友谊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在以下对友谊的作用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真诚的友谊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和谐、舒心的环境 B .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能促使学习进步 C . 与同学和谐相处,会赢得同学真诚、耐心的指导与帮助 D . 和同学建立友谊可以在自己犯错误时避免同学向教师打小报告
5、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学习上,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学习成绩双双名列全班前列;生活上,我们互相关照,谁有伤风头疼,对方都赶紧将药品送上。我们虽不是亲姐妹,但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铁杆组合’。”这告诉我们(    )
A . 朋友之间要相互利用 B . 朋友之间应关心支持 C . 朋友之间应礼貌谦让 D . 朋友之间应平等相待
6、“当你的朋友向你直抒胸臆时,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你心中的‘可’。”这句话说明朋友之间(    )
A . 要真心实意地成全朋友的好事 B . 要尊重朋友,不伤他人的自尊心 C . 要坦诚相见,不说假话 D . 要言而有信,讲义气
7、“今天我毕业了,对学校的思念依然割舍不掉。6年了,多么深的友谊,我一刻也不曾淡忘那些美好的时光。迈向初中生活,我总有些陌生,不知如何交朋友。我该怎么办?”看了这个学生的留言,你想告诉他(    )

①初中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②初中同学比小学同学好交往 
③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       ④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A . ①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
8、小莉和小雨是好朋友,一次上课测验时,小雨遇到了一道难题,她百思不得其解,小雨就用递纸条的方式向小莉求助,小莉传回的字条上却写着: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能害你。小雨非常生气。小莉的做法告诉我们(    )
A . 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所谓的友谊 B . 当朋友陷入困境时,完全由他自己来解决 C . 朋友相求时绝不能答应帮忙 D . 为了朋友的情面,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
9、进入中学后。我们认识了很多新同学,也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在新的集体中我们将共同学习和成长。为此,我们应该(    )
A . 不讲原则地维护新友谊 B . 珍视新友谊,忘掉旧朋友 C . 和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新友谊 D . 少和同学交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0、以李毅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校园学生冲突”调查活动。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与同学之间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这表明(   )
A . 不打不相识 B . 友谊建立以冲突为基础 C . 同学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D . 冲突可以加深友谊
11、七年级学生小健丢失了一本书,误会是好朋友小恺拿走的,小恺虽然很委屈,但考虑到小健的情绪有些激动,他一声不响地悄然离开。后来事情水落石出,找到书的小健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作为小恺应(    )

①坚持小健向自己道歉,否则就断绝朋友关系   ②对小健的行为不予计较和追究,原谅和饶恕对方
③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朋友,原谅朋友的过失       ④理解和宽容小健同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小红和小丽是好朋友, 在班里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最近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小红开始瞧不起她,并告诉小丽不想和她做朋友了。对于小红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
A . 朋友要坦诚相待,这样做是对的 B .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小红不是真正的朋友 C . 交友要讲原则,对于小丽的退步是不能宽容的 D . 小红是诤友,因为她能直言不讳地对小丽提出批评
13、网络空间的拓展带来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蔓延。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学生,要正确利用网络就必须做到(   )

①坚持执法必严,严惩网络暴力                 ②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守法用法

③坚持以德治国,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小题)

1、漫画《微信,危信!》启示我们(    )

A . 微信是最佳的交友平台 B . 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C . 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D . 过健康生活就要远离微信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根据下面情景,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一:小军是班里一名普通的学生,成绩很优秀,可他从小就不喜欢与人交往,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也总不见效。小军一直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十分孤独和寂寞,心里苦恼极了。

情景二:新学期开始了,班里举行“一助一”活动, 老师安排小军帮助学习困难的小舟提高成绩,小军开始主动跟小舟接触,帮他借书,解答问题,学期结束考试,小舟前进了十几个名次,小军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1)小军一开始为什么会苦恼?
(2)结合情景二,简要说明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小明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别人问他问题时,他却不愿意帮助别人,经常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就大吵大闹,还总爱给同学起外号。久而久之,他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和同学们说话很少,交往很少。不久,他结识了一伙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并且经常与他们一块吃喝闲逛,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哥们”。
(1)结合材料说说小明为什么不能获得同学的友谊?
(2)小明和他的“哥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3)请你帮他为获得真正的友谊提几条建议。
3、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以下是《校园焦点》栏目组拍摄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窝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镜头二:小明是班长,每天读报课,同学们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让他很头疼。但自从他在课余时间利用手机收听了人民网、新华网、《读者》、《青年文摘》等的微博后,及时、短小、有趣、丰富的资讯让小明把沉闷的读报课变成了有趣有益的“读微课”。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以《校园焦点》栏目组小记者的身份对镜头一反映的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2)综合镜头一和镜头二,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
4、小梅与小青是同班同学,二人都喜欢学习绘画,为此她们常常围绕共同的爱好进行探讨。但是,在其他文化课方面,小梅却没小青成绩好。当小梅向小青请教时,小青却不愿帮助她,还冷嘲热讽地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真笨!自己想!”然后漠不关心地把头扭向一边,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样的情形使小梅对小青慢慢有了距离感,小梅后来又结识了新的朋友,可是小青却抱怨小梅三心二意。

请问:

(1)你认为小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友谊的双桨需要我们和谐地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助我们成功。你认为小梅和小青怎样做才能维系真挚的友情?
(3)读完这则小故事,请你仿照示例,用精炼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的友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