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棉花纺成线 B . 棉线织成布 C . 棉布制成衣 D . 棉衣着了火
2、近年来,北京、长沙等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形成雾霾天气的是空气中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   )
A . SO2 B . 可吸入颗粒物 C . NO2 D . CO
3、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 . 减少药品 B .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 移动游码 D .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4、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
A . B . 食盐水 C . 澄清石灰水 D . 糖水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硫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清新的空气 B . 液态氮 C . 干冰 D . 高锰酸钾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 .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8、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 碳+氧气 二氧化碳  B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氧化汞 氧气+汞 D .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9、以下变化中不是缓慢氧化的是(   )
A . 急促地呼吸 B . 食物的腐败 C . 酒和醋的酿造 D . 天然气燃烧
10、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 分别观察颜色
1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色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一位同学用磁铁来吸硬币,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假设 C . 观察 D . 提出问题
12、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棉线 D .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少量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称取氰化钠
14、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9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 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氢           氧      Ca            Mn       

            氖         Cl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说明锰钢的       大,它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
(2)下列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②酒精燃烧   ③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④木棒受力折断

(3)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味道    ⑤硬度

糖水和盐水       ;氧气和水      ;铜丝和铝丝      ;金刚石和玻璃        ;

白醋和酒精      ;硫酸铜溶液和双氧水      

(4)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      ;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

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的,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④对着眼镜哈气后眼镜更容易被擦干净,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      .

(5)从五氧化二磷.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等物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填空。

①田径比赛中的发令枪响后,枪口有白烟产生,这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②用于制作各种霓红灯的是      

③食品包装中用作保护气的是      

④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无味气体有      

3、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完成下列化学反应。
(1)硫在空气中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碳燃烧      

三、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a中需加入      (填物质名称),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气体  ②不需加热,能耗低   ③需加热  ④可以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

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      (填编号),若用F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导管       (填字母)进入集气瓶。

(2)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当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装置B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不考虑添加酒精灯等热源仪器)      

改进后的装置可否直接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请简述原

      

②你认为收集氨气的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


      


      

第二步: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反思】⑴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不变;

⑵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不同可能影响对氯酸钾的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