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表面约十分之七被水覆盖,因此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 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静置沉淀、过滤、蒸馏、吸附沉淀 C . 电解水反应中加入硫酸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 D . 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2、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 . 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 .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 . 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 . 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3、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看到:①产生的气体中可以点燃的是氢气;②产生的气体中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③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④水逐渐减少;⑤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4、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

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⑤
5、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等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
A . 用洗涤剂洗碗 B . 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 .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6、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用油 B . 白醋 C . 小苏打 D . 食盐
7、实验室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 12%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 12g 氯化钠与 100g 水配制得到 B . 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 . 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 . 用 50g 质量分数 24%氯化钠溶液与 50g 水配制得到
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 浸没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 .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9、把一个质量为 80g,体积为 120cm3 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 . 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 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 . 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10、在下面所举的人或物体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 . 飘浮在死海中悠闲阅读的人 B . 在大气层中缓慢上升的气球 C . 在太空中运行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 D . 三国时代,诸葛亮放飞的“孔明灯”
11、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 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增加 B . 溶剂质量减少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12、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 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通过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 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加快 C . 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D . 温度升高,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13、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 .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4、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
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15、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 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 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 . 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 . 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 D . 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16、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 80g 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ρ 木=0.6×10 3kg/m3 , ρ 酒精=0.8×10 3kg/m3)(    )
A . 等于 80g B . 小于 80g C . 大于 80g D . 无法确定
17、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实验室现有足量的 20%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
A . 95g B . 50g C . 100g D . 10g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物质的原理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B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C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20、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 .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 .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 . 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      形成水汽,水汽被(B)      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      ,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      和(D)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循环。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T 所代表的水循叫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      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      (填“长” 还是“短”)。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根据如图试用所学知识说明:

(1)冬天捞纯碱的道理      
(2)夏天晒盐的道理      
3、在 2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40g 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 134g 氯化钾溶液。则该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20℃时氯化钾的溶解 度是      g。
4、小明用手把重 8N,体积为 1.2×10 -3m3 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后一空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 取 10N/kg,ρ 水=1.0×10 3kg/m3
5、现有 60℃的饱和食盐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③氯化钠的质量分数;④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一定变化的量有      
6、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 A 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 B 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 , 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则 F1      F2 , ρ1      ρ2。(都选填“>”、“<”或“=”)

7、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2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31.6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40g 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干冰       E.生石灰

(4)通过      操作可将上述(3)中析出硝酸钾晶体与硝酸钾溶液 分离。
8、如图,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      (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制作时, 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会导致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宇和同学们做了下面几个力学实验,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下列实验过程: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宇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体 A 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体 A 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 A 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与      (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物体 A 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      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②物体 A 的密度为      kg/m3

③物体 A 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 P 与其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应该是丙图中的      

(2)小宇和同学们采用如下方法测量 B 液体的密度,请你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 B 液体的总质量为 150.4g;

②将 B 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为 10mL;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 B 液体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丁,质量为      g,则 B 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小宇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物体A 浸没在B 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 A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还与      有关。
2、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加入溶剂种类

酒精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 10.0g 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 10.0mL 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 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2g;

⑤计算:m1-m2=      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      (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4)
A .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100g 水 B .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 C . 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 80℃时的饱和溶液 D . 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四、分析、计算题(共6小题)

1、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密度为 1.2 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 630 克。求:
(1)630 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2、某温度时,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硝酸钾 25g,现有该温度下 500g 硝酸钾溶液,加热蒸发掉 300g 水以后,冷却到原温度下,发现有 50g 硝酸钾晶体析出,请计算:
(1)蒸发并冷却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有多少克硝酸钾?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蒸发前的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小李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盛有适量水的烧杯 A 的总质量为 60g,然后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将其浸没在烧杯 A 内的水中,不触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此时天平的测量值为      g。接着他用天平测出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 B 的总质量为 60g,再用细线拴着擦干后的同一个小球浸没在烧杯 B 内的液体中,不触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kg/m3



4、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若木块受到的浮力用 F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 h 表示。那么,请画出可以正确描述浮力 F 随深度 h 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5、2016 年 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1)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 (2)
A .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B .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 C . 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 . 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6、如何利用一把刻度尺,一个大烧杯和水测量一个陶瓷小碗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