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題(共17小题)

1、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 . NaHCO3、Al(OH)3 B . AgCl、NaHCO3 C . Na2SO3、BaCO3 D . Na2CO3、CuSO4
2、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反应有关,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 .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C . “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的是物理变化 D . 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加热,不包含化学变化
3、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它的分子式为C15H22O5 . 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2.82g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 B . 标准状况下,1 mol青蒿素的体积为22.4 L C . 青蒿素含氧量为10% D .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2.4 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B .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A C . 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 . 常温常压下,8 g O3中含有8 NA个电子
5、现有下列10种物质:

①液态氧  ②空气  ③Mg  ④二氧化碳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⑧牛奶 ⑨C2H5OH ⑩NaHCO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⑦⑧ B . 属于盐的是⑥⑩ C . 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⑥⑦⑩ D . 属于分散系的是②⑦⑧⑨
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将铜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B . Ca( HCO32 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HCO3+OH+Ca2+═CaCO3↓+H2O C . 用食醋除水垢: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D . 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 2++OH═BaSO 4↓+H2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B . 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C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既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D .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8、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 . 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 . 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 C . 未冷却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D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 B .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C . 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则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 D . 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10、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A . A B . B C . C D . D
12、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 . 配制0.10mol/L NaOH溶液 B . 除去CO中的CO2 C . 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 .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3、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 .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Cl分离开 C .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D . 当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酸性溶液中:Ca2+、Na+、PO43、NO3 B . 0.1 mol•L﹣1Na2S溶液中:Ag+、Fe3+、NO3、Cl C . 无色溶液中:K+、H+、Cl、MnO4 D . 0.1 mol•L﹣1 NaOH溶液中:K+、Na+、SO42、CO32
15、在0.2L由NaCl、MgCl2、B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对于该溶液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 . 溶质MgCl2的质量为9 g C . 该混合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 . 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的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16、已知Cu2O能与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若生成NO的体积为 0.448L(标况下),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被氧化的Cu2O为1.44 g B . 做氧化剂的硝酸为0.14 mol C . 至少需0.5 moI/L硝酸140 mL与Cu2O反应 D .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06 NA
17、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ρ= B . W= C . W= D . C=

二、解答题(共6小题)

1、工业上常用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其中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反应为:4NH3+5O2 4NO+6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用单线桥法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若有标准状况下V 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写出含字母的表达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      

②向Mg Cl2溶液中滴加氨水(NH3•H2O)生成Mg(OH)2沉淀      

3、向Mg Cl2溶液中滴加氨水,过滤得到Mg(OH)2沉淀,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洗涤,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中注人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出,重复操作2~3次(以除去吸附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检验该沉淀已经洗净的操作为      
4、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是常见的中学化学计量仪器,熟知这些仪器的使用是定量研究化学的基础.
(1)其中标示出使用温度的仪器是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2)
A . 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 . 贮存溶液 C . 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 . 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 .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 . 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如图是某些仪器的刻度部分示意图,图中各仪器虚线为所示读数.其中为量筒的是       (填编号,),读数为      mL.
(4)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 (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450mL 0.1mol•L﹣1的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中应选用      (写出规格)的容量瓶,应量取      mL 98%的浓硫酸.

②量筒在使用前已洗干净但不干燥,对结果是否造成影响      (填“是”或“否”),某同学认为将量筒内的浓硫酸倒出之后,应将量筒洗涤﹣下并将洗涤液并人烧杯中,最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你认为他的做法      (填“对”或“错”).

5、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图: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 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 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 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到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      (填“能”或“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
(2)正丁醇在Cu/Ag,O2、加热条件下也可氧化为丁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装置图中,D仪器的名称是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4)
A . 润湿 B . 干燥 C . 检漏 D . 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6、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SO4溶液中,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图中①、②分别代表滴加哪种溶液的变化曲线①      
(3)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4)a、b两点对应的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5)曲线②中d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哪种离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