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7小题)
1、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 . 东南丘陵
B .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 黄土高原
D . 东北平原
2、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长江的中游地区
B .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C . 东临黄海和东海
D .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3、读我国某沿海工业区图,
(1)该工业区位于( )。
(1)
(1)
A . 辽中南地区
B . 京津唐地区
C .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 珠江三角洲地区
(2)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图示区域的是( )。
(2)
(2)
A . 苏州园林
B . 杭州西湖
C . 浙江乌镇
D . 西安兵马俑
(3)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的序号,正确的是( )。 (3)
A . ④②⑤
B . ④⑤⑧
C . ⑥②⑤
D . ⑥⑤⑧
4、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是( )。
A . 上海市
B . 安徽省的东部
C . 浙江省北部
D . 江苏省南部
5、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 . 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 . 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 . 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6、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长江水的灌溉
B .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 纬度位置好
D . 地势平坦
7、国 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
A . 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 . 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 .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 . 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8、“昔日的阡陌农田变成了今日的高楼大厦,冷僻的乡间小镇如今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这句话描写的是( )。
A . 上海外滩
B . 浦东新区
C . 北京中关村
D . 辽宁大连
9、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不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A . 矿产资源丰富
B . 气候温暖湿润
C . 地势低平
D . 临江面海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 )。
A . 矿产资源丰富
B .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C .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 .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11、图中南京市所在的区域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其核心城市甲是( )。
(1)
(1)
A . 南京
B . 杭州
C . 上海
D . 宁波
(2)对甲市发展影响最大的河流( )。
(2)
(2)
A . 嘉陵江
B . 长江
C . 岷江
D . 赣江
12、关于成都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河流冲积形成的
B . 呈扇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C . 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治理旱灾
D . 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
13、关于长江对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以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发展农业
B . 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
C . 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丰富得水产品
D . 携带的泥沙使三角洲地区出现“地上河”
14、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原因有( )。
①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服务设施完善
A . ①
B . ②③
C . ③
D . ①②③
1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的是( )。
A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B . 便捷的河运和海运
C . 快捷的航空运输
D . 门对门的公路运输
16、关于“同城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了同城效应
B . 同城效应就是不同城市的人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一样
C . 上海和杭州已经合并成一个城市了
D . 同城效应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17、老张是上海是某单位科技人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市县厂家做技术指导,这说明上海( )
①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②是重要的能源产地 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④妨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简称“ ”,由A 及B 冲积而成,东部濒临C 与D 。
(2)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E ,两翼中心城市分别是F 和G 。
(3)太湖水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4)为解决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问题,国家已建或正建的工程是 和 。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弓”包括我国的环渤海、 和珠三角三大工业基地。
(2)请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3)武汉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根据图中的资源优势,其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4)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的内容。
项目 区域名称 | 相同的地形地势条件 | 气候条件 | 影响的主要粮食作物 | |
相 同点 | 不同点 | |||
A地区 |
| 都是季风气候 |
| 小麦 |
B地区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3、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① ,铁路a 线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3)④市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其生产所需的原料基本从国外进口。这里既然没有钢铁生产的原料,为什么还要在此建如此大规模的钢铁企业?
(4)近年来,②③④城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试分析不同城市之间产生“同城效应”的原因。
4、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及“B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城市中,是我国最大城市、最大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是 。
(2)该地区修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3)由B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5、
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500万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和 ,其中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 。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 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3)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 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为广大内陆地区提供的支持有 。
(4)你认为城市应不应该快速发展?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