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后,将密闭容器冷却到室温,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会混入其他气体的是(   )
A . 木炭 B . 硫粉 C . 蜡烛 D . 红磷
2、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冒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 .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选择填充题(共12小题)

1、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A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 .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 .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2、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 小于6毫升 B . 大于6毫升 C . 等于6毫升 D . 无法确定范围
3、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

分子间有间隔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雪糕融化 B . 汽油挥发 C . 粮食酿酒 D . 矿石粉碎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7、如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得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

影响因素

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B

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温度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

反应物的浓度

D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 . A B . B C . C D . D
8、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 ①或② B . ②或③ C . ①或④ D . ③或④
9、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 分子比原子大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1、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0.55倍,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2、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①二氧化碳、②氮气、③氧气、④水蒸气填空(填序号);

a、灯泡中充入      ,可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b、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帮助燃烧的是      

C、饼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d、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2)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微观模拟图,图中“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后图示中的物质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该反应属于      反应。

(3)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取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①药匙、②燃烧匙、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镊子、⑥烧杯、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50mL量筒

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用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取8mL的液体用      

(4)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 可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      

      

2、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后生成C和无色气体D ,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将银白色的E点燃后放在D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根据以上事实推断:
(1)写出 黑色粉末A的名称和D的化学式:A      、D       
(2)按反应的顺序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      

四、探究题(共2小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后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装置的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      的缘故.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这种收集方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F图是化学中的多功能瓶,可以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      端进氧气。

   ②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      端接氧气钢瓶。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2、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③现象是试管内有      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步骤⑥的结果是      
(3)步骤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由此可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4)步骤①的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