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自主练习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1、木薯是一种多年生作物,有“淀粉之王”“能源作物”“地下粮食”之称。尼日利亚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木薯产量居世界第一,未来有望利用木薯加工提炼乙醇和淀粉等物质,替代国内进口乙醇。尼日利亚木薯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市场对木薯片需求旺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尼日利亚发展木薯加工业提炼乙醇的优势条件是(    ) (1)
A . 技术水平较高 B . 国际市场广阔 C . 劳动力素质高 D . 木薯原料充足
(2)尼日利亚为促进木薯加工业的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2)
A . 引进资金和技术 B . 加快城市化发展 C . 大量进口木薯 D . 加强航空港建设
2、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该国地形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1)
A . 板块张裂、流水作用 B . 板块挤压、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C . 火山喷发、流水和海浪侵蚀作用 D . 断裂抬升、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乳畜业发达,渔场广阔 B . 亚热带纬度北界高于其他国家 C . 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D . 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 (3)
A . 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B . 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 . 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 D . 以进口一加工一凼口型经济为主
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两个大陆(    ) (1)
A . 处于同一板块 B . 均有山脉贯通南北 C . 边缘有深海沟 D . 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2)卫星监测到撒哈拉沙漠沙尘不断向亚马孙平原输送,原因是(    ) (2)
A . 赤道盛行上升气流 B .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 . 东北信风定向吹拂 D . 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3)盛行风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3)
A . 丰沛的水汽 B . 夏季的高温 C . 冬季的寒潮 D . 濒发的沙尘
4、菲律宾的薄荷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旱季末期,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薄荷岛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1)
A . 12~2月 B . 3~5月 C . 6~8月 D . 9~11月
(2)巧克力山高度在40米-120米之间,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造成山上山下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石灰岩地貌,土层瘠薄 B .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 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D . 山体海拔高,热量条件差
5、当美国人口突破3亿之后,媒体指出“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读“美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的时间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数量及部分消费品消费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判断(    ) (1)
A . 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 . 1915-1967年间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 . 1967-2006年间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D . 美国的人口每增长1亿所需的时间在缩短
(2)当美国人口突破3亿之后,媒体指出“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这句话的含义是(    ) (2)
A . 限制美国人口增长的因素只有自然因素 B . 美国人口过多,资源环境已经不堪重负 C . 3亿人口是美国所能容纳人口的极限数量 D . 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高,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6、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接近消费市场 B . 劳动力丰富 C . 接近原料产地 D . 科技力量雄厚
(2)近年来,挪威冬季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主要是为了欣赏(    ) (2)
A . 优美的湖滨风光 B . 一望无垠的林海 C . 绚丽多彩的极光 D . 优美的峡湾景观
7、左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图,右下图为MN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N之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风化侵蚀 B . 地壳运动 C . 流水沉积 D . 岩浆活动
(2)MN之间地形变化使C地(    ) (2)
A . 沿岸洋流影响逐渐增强 B . 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变小 C .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D . 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
8、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1)
A . 光照 B . 水分 C . 热量 D . 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2)
A . 劳动力成本低 B . 能源供应充 C . 种植历史悠久 D . 生产技术先进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3)
A .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 .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9、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1)
A . 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B .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C . 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D . 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2)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交通便利 B . 气候适宜 C . 旅游资源丰富 D . 开发时间较长
10、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和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季节P地(    ) (1)
A . 降水丰富,天气炎热 B . 降水较少,天气炎热 C . 降水丰富,多暴雨天气 D . 降水较少,天气凉爽
(2)据图示气候资料推断该地(    ) (2)
A . 影响日照时数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 . 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地形 C . 最可能位于西北地区 D . 所在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11、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1)
A . 荒漠带 B . 热带草原带 C . 热带雨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2)
A .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 东亚与南亚 C .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 西欧与南亚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企业运营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于2016年11月13日正式开航,这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瓜达尔港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位于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是深水良港。随着瓜达尔港的通航,中巴铁路的修建提上了议事日程,该铁路北起我国喀什,南至瓜达尔港,力图打通我国西部出海的通道。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出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2)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3)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被沙漠所侵吞。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西北美洲局部区域图,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沿海地区峡湾众多。

(1)据图说出第四纪冰期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2)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3)图示半岛聚落主要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罗里达半岛位于美国东南海岸,是美国最大的半岛。地形为第三纪石灰岩构成的上升台地,平均海拔不足35米,地势低缓岩溶地貌发育。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水量1000—15000毫米。地表河流、湖泊、泉、沼泽众多,有河流17116条,3万多个大而浅的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17个一级自流泉。这里夏秋之交常有洪灾和飓风危害。图6示意佛罗里达半岛等高线地形(单位:米)。

(1)说明地理位置对佛罗里达半岛气候的影响。
(2)分析佛罗里达半岛上湖泊众多的主要原因。(
(3)某旅游团赴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旅游,推测最佳时间并说明理由。
4、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拥有1006.5km的边境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彩神奇的人文氛围,独特的雪山冰川景观以及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享誉国内外。下图为该市1999年以来接待游客季节指数图。


分析林芝市游客数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这种变化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5、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  类药品的大量生产与广泛使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类如今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一一药品环境污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药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国家。

分析我国药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自主练习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