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


A . 恒温动物耗氧少 B . 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 . 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 D . 恒温动物所需要的能量少
2、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进行监护,这主要是由于    (  )


A . 早产儿质量较轻,体质差 B . 早产儿从母体获取的养料不够多 C . 避免早产儿被病菌感染 D . 早产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
3、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


A . 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 . 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 . 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 . 用30℃酒精擦身降温
4、

如图表示人体皮肤的结构,在炎热环境中,加快散热依靠其中的(  )

A . 1和2 B . 1和4 C . 3和5 D . 2和3
5、下列哪项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  )

A . 口腔温度 B . 腋窝温度 C . 直肠温度 D . ABC都是
6、不能通过自身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A . 兔子 B . 山羊 C . D . 乌龟
7、下面各类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鸟类
8、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   )
A . 田鼠 B . 蟾蜍 C . 蝗虫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为人体皮肤血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舒张和收缩状态。入冬以来冷空气频频来袭,在低温环境中,人体的皮肤血管状态如       (用图中字母表示)所示。同时,人体骨骼肌会发生“战栗”以增加       量。

2、体温恒定的动物类群是            
3、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4、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      能力,扩大了动物的      范围.
5、哺乳动物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复杂,分布区域广,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            
6、大熊猫属于      (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其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7、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右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的。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图简略地表示了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体温调节机制(“”表示神经传导方式,“”表示血液循环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循环在维持体温稳定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2)正常情况下,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C的反应是       和       。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将会明显增加的是D中的       。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       。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该更类似于图       。

五、探究题(共1小题)

1、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等情况而改变。那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吗?晓东在家里利用体温计、跑步机等器材进行了下述实验:

Ⅰ.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走10分钟后,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2℃;

Ⅱ.休息30分钟后,晓东在跑步机上快跑10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37.5℃;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晓东得出:人的体温变化受运动强度的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

大而增加。

(1)晓东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带到学校里和老师及同学分享,大家发现晓东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请帮晓东改进:       ;

(2)进行剧烈运动后,晓东脸变得通红,这个原因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      产生大量的热,脸部皮肤中的血管处于下图中      (填字母)状态,导致皮肤中血流量的改变,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3)人体的体温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      协调工作下完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实验后晓东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运动中散热过程落后于产热过程,所以体温会逐渐升高。长跑之后,人的体温可能升高到38.5℃,更剧烈的运动时,直肠温度甚至会超过40℃,肌肉温度可达41℃。而42℃在人体里是个临界值,超过这个温度组织会因为蛋白质凝固坏死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