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我们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是(   )

A . 无原则地宽容他人 B . 成绩优秀,考上名牌学校 C . 真诚、友好、善良,沟通能力强 D . 善于推卸责任
2、被称为个人电脑软件之父的比尔·盖茨,在中学时结识了比他高两个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人很快成为朋友,他们一起钻研计算机 技术,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说明 ( )

A . 友谊能调节情感 B . 友谊给人智慧和力量 C . 友谊给人以朋友 D . 友谊是相互理解
3、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选择友谊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 . 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 . 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D . 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4、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污染你的精神世界

②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③网络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杜绝接触网络

④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5、下列做法能体现同学间真正友谊的是(    )

①同学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             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演讲比赛时,多给自己班同学打分      ④对同学的错误给予诚恳批评,并帮助其尽快改正

⑤发生矛盾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6、嗷嗷待哺的婴儿主要是与妈妈交流,蹒跚学步的孩子主要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跑跳自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嬉戏……上述现象( )

①说明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逐步扩展   ②启示我们积极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

③说明了扩大交往范围,越快越好                                   ④说明了人们都会交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诗经》中“谦谦君子,赐我百朋”的含义是(    )

A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 谦虚的是君子,骄傲的是小人 C . 真心诚意、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D . 谦虚的君子要求百姓广交朋友
8、“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
A . 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谊 B . 建立友谊必须坚持原则 C . 友谊能给人带来欢乐,能帮人排除忧愁 D . 友谊建立的基础是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
9、友谊是乐曲中最动听的乐章,友谊是画面中最美妙的色彩,友谊是诗篇中画龙点睛之笔。下列对交友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交友是一个平等分享的过程,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 B .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或者人物的变化,友谊也会发生变化 C .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 . 增强性别意识,少与或不与异性同学交往
10、七(5)年班在班会课上讨论怎样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时,有下列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朋友之间应亲密无比,不分彼此 B . 能在朋友需要时为他两肋插刀 C . 朋友之间应彼此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D . 学习一定要比朋友好,才能帮助朋友进步
11、小丽和小美是同班的好朋友,在期中考试的考场上,小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小美微微举起左手晃动了一下,小丽立刻心领神会,想在这关键时刻帮助朋友一把,赶紧把第五大题抄在纸上,趁老师扭身时把纸条递给小美。小丽的行为(   )
A . 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小美是她的朋友 B . 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C . 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D . 是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就有可能失掉一位朋友
12、下列措施有利于漫画中孩子打开心锁的是(  )

①敞开心扉,多与父母、老师、朋友进行交流沟通       ②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开放自我

③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④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3、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但只要小心呵护,定能让友谊之树常青。下列呵护友谊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绝对不与朋友发生矛盾 B . 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C . 被朋友伤害一定要结束友谊 D . 把朋友的利益放在首位
1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网络因其快捷方便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学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上网 B . 中学生有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C . 中学生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上网 D . 中学生要提高自控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15、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然而,“摇一摇”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由此我们要(  )

①满足好奇心理,广泛结交朋友         ②做好信息管理,保护好个人隐私

③设置验证信息,审慎添加好友         ④不轻易接受搭讪,谨防上当受骗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二、探究题(共4小题)

1、【分享交友的智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步入初中,你一定也迎来了新的友谊,那么接下来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友的智慧。

◆建立友谊◆

    学生“苦恼的我”在校园网发帖子说:在班里,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谈笑风生,自己却无人理睬时,我的内心感到十分孤独。

◆呵护友谊◆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2016年主流社交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就是两个朋友之间,委婉的说出:“哼,我不想跟你玩了。”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

(1)真挚的友谊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为防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有哪些锦囊妙计?
2、材料一:两位朋友一起穿越沙漠,在旅途中他们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位朋友打了另一位朋友一记耳光。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耳光。”然后他们又接着赶路,直到看见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停下来洗个澡。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陷进泥潭中差点淹死,是他的朋友救了他,当他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过来时,他拿了一把小剑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打了朋友又救了朋友的这个人就问他:“我伤害了你以后,你写在沙地上,而现在我救了你,你却刻在石头上,为什么?”

材料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1)阅读材料一,你能猜出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是怎么说的吗?
(2)两则材料反映呵护友谊应注意哪些问题?
3、据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报道:黑龙江省绥棱县某中学学生张驰(化名),原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在小学和中学曾多次获奖。他喜爱在网上查找资料、阅读网络作文,网络对他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天,他在网上阅读散文时,看到了一个网络游戏广告,出于好奇,他打开了充满五花八门游戏的网页,从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渐渐地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不久,他在网上结识了两位网友——社会上的两名无业人员。在两名社会无业人员的鼓动下,三人一起来到黑龙江绥化市某居民小区进行抢劫,抢得现金3 564元,还有高档手机、数码相机等贵重物品,并且在抢劫过程中杀死了房主李某。张驰等三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严惩。
(1)请结合材料中张驰的网络交往事例,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网络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网络交往中,我们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4、材料一:七年级上学期,小丽从外校转到新学校,与小华坐同桌。她们两人性格相近,比较说得来,逐渐成为好朋友,课后经常一起玩。小丽的成绩没有小华好,自习时一遇到难题就问小华,小华为了帮助小丽解答问题,经常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时,小华很犹豫:该不该帮小丽呢?

材料二:期末数学考试时,小丽有好几道题不会做,为了不挨父母批评,她多次要求好朋友小华把答案给自己抄,小华再次犹豫起来:该不该帮小丽呢?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材料一中小华该不该帮助小丽?为什么?
(2)你认为材料二中小华该不该帮助小丽?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