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2、“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

A . 程咬金 B . 李世民 C . 魏征 D . 秦叔宝
3、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

A . 帝国中兴 B . 短暂繁荣               C . 盛世危机 D . 政权并立
4、某旅行社在介绍一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 . 秦丞相府 B . 唐尚书省 C . 明朝内阁 D . 清军机处
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 . 《齐民要术》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徐霞客游记》
6、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 . 故宫 B . 十三陵 C . 长城 D . 颐和园
7、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应是(    )

A .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 .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 . 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D . 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8、唐朝诗人皮日体曾说:“(大运河)北通源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 .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D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9、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11、历史学家许体云在《大国霸业的兴衰》中写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隋唐时期,成功开放了公权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权,这得益于(  )
A . 察举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九品中正制
12、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下列有关这一方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践扈弊端的重现 B . 造成轻视军事建设的后果 C . 主要特点是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 . 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13、“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准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 . 两宋时期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明清时期
14、据下图判断,当时我国对地方管理实行的制度是(  )

A . 郡县制 B . 郡国制 C . 州县制 D . 行省制
15、北宋时开封有个相国寺,每逢庙会热闹非凡,假如你在元宵节那天穿越到这里,你会看到(  )

①许多达官贵人乘轿子到这里

②有皇家乐队在大殿前演奏,供众人观赏

③集市上有傀儡戏、舞剑、杂耍等各类表演

④有许多卖丝织品、珠宝以及古玩、字画和书籍的生意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却被奸臣秦桧等诬告而惨遭杀害。小明深有感触地说:“岳飞比窦娥还冤!”“窦娥”这一角色出自(  )
A . 唐诗 B . 宋词 C . 元曲 D . 明清小说
17、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 . 呈权与相权的矛盾趋于缓和 C . 皇权日益加强 D . 相权暂时居于下风
18、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抛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9、历史证明,统一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平定叛乱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 北庭都护府 B . 宣政院 C . 西域都护府 D . 伊犁将军
20、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
A . 《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 . 《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 . 《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 . 《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图片,完成后面问题:

(1)唐代读书人中进士,常常到大雁塔题名留念,“中进士”与唐代什么制度有关?请你简介这一制度。
(2)图一建筑源于佛教,请你列举出唐代的两位高僧。
(3)图二所示是什么制度?有何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进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架签认定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盖历世班禅额尔德尼,皆倾心内向,焊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今班牌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并授汉藏两体文金印全册,用示荣袭,以期继续发扬受国爱教之历史传统,广结善缘,以利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西藏自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 “……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开始于哪个朝代?
(3)结合两个材料,你认为那些做法和规定有什么积极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稳,则数郡忘机。

—《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清代前期文献记载:(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能(cuo,意为盐)商典库数十处,于桔万舶之所归,货宝珍奇之所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都市生活与文化的繁荣,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材料三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这是哪一经济领域的繁荣景象?
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二: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成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回答:

(1)材料一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为这一新飞跃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2)根据材料三,除材料一中的成就外,还有哪些发明可以说明“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至少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这一状况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
5、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弧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在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视取历史的真渐,启迪人生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亲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般巨舰,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至少两例)
(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邓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