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检测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边的示意图是( )
A . 春秋争霸图
B . 赤壁之战图
C . 人口南迁图
D . 三国鼎立图
2、曹操曾作诗《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
A . 战国时期
B . 东汉末年
C . 三国鼎立时期
D . 南北朝时期
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统帅 | 周瑜——曹操 |
兵力对比 | 5万-20万(号称80万) |
结果 |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
A . 长平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4、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 . 公元3世纪初期
B . 公元3世纪20年代
C . 公元2世纪初期
D . 公元2世纪20年代
5、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八王之乱”
B . 定都洛阳
C . “七王之乱”
D . 五族内迁
6、长沙新闻网2016年5月7日报道:常德汉寿县聂家桥乡茶铺村的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一座东晋古墓,湖南省考古所专家实地勘察后评价:“这座墓非常重要,非常珍贵。”东晋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是( )
A . 316年、司马炎
B . 317年、司马懿
C . 317年、司马睿
D . 316年、司马昭
7、淝水之战对于东晋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此战的影响是( )
A . 东晋统一了全国
B . 东晋收复了北方
C . 解除了北方威胁,为南方发展创造了条件
D . 东晋也因国力消耗过大而亡国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9、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除制瓷业以外,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
①缫丝 ②冶铸 ③造纸 ④制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
鲜卑姓 | 汉姓 | |
拓跋 | 元 | |
丘穆陵 | 穆 | |
步六孤 | 陆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孝文帝改革
D . 王安石变法
11、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 .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
C . 孝文帝任用贤能
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2、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贾思勰的重大贡献是著有( )
A . 《史记》
B . 《齐民要术》
C . 《伤寒杂病论》
D . 《兰亭序》
13、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 锺繇
B . 司马迁
C . 顾恺之
D . 王羲之
14、李平一家利用暑假去古都洛阳旅游。在洛阳八景之一龙门山色,他们看到断崖上有许多佛像。你知道他们浏览了什么名胜古迹吗(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云冈石窟
C . 龙门石窟
D . 花山壁
15、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A .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 . 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分裂时期,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
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
(1)图一是什么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图二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代表作除图二外还有什么?
(3)图三反映的艺术成就与哪一宗教有关?请说出此石窟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4)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艺术成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了人口的南迁。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个阶段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列举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及其影响。
(2)人口迁移的另一个阶段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在什么时期?北人南迁有何影响?
(3)列举南方经济发展的三例表现。
(4)江南的开发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