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 . 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 . 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
D . 吃冰棒可以解热
2、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 太阳和月亮
B . 月亮和镜子
C . 太阳和镜子
D . 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3、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 . “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音调高
4、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 .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 .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 .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 .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 水的温度有关
B . 水的表面积有关
C .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 . 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6、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大气湿度无关的是( )
A . 雾
B . 风
C . 雪
D . 霜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B .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 . “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红是由于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8、下面是东芳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 我们看到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上的“白霜”是一种汽化现象
B .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的细,是由于钨丝升华的缘故
C .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珠,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9、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 .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 乐器商店的标志
10、如图所示,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 都不能成像
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1、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
A . 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
B . 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C . 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D . 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
12、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 .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共20小题)
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在乡间小路上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2、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 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不能传播声音.
4、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5、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则入射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到30°,则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是 .
6、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使气体液化可采用的另一种方法是 .
7、将下列各现象中所属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初春“冰雪消融” ;
(2)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出现“雾气” ;
(3)秋天的早晨常常发生“日出雾散” ;
(4)冬天的早晨户外草地上积有白色的霜 .
8、分析表格数据,制作测量水的沸点的实验室温度计用 (填“酒精”或“水银”)更适合,制作可测量低温的寒暑表,用 更适合,你认为,水不用来制作寒暑表的理由是: .
熔点 | 沸点 | |
酒精 | -107℃ | 78℃ |
水银 | -39℃ | 357 |
9、天气热了,张扬同学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他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 ℃.于是他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他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
10、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其作用是利用光的 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填“粗糙”或“光滑”).
11、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原理是根据酒精和水的 不同;
(2)要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可以使酒精 ;
(3)此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先后有 、 .
13、如图,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并在入射角位置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14、如图,A为一发光点,试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经过B点的一条入射光线,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15、有一束光沿AO射入一个暗盒中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若要使反射光线从小孔B射出,可以将平面镜上、下、左、右移动,使移动后的镜面与原镜面平行,试画出此时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16、如图所示两幅插图,请你说出他们各自的物理原理:
A图说明: ;
B图说明: .
17、如图所示的两幅插图,请你说出它们各自的光学现象.
甲图显示的现象叫做 ,它说明了 ;乙图是探测 的实验.为了让这个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
18、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霜”形成的条件是 和 .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 .
19、小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4)小强用薄玻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他沿桌面水平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20、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FON的目的是:
① ;
② ;
(2)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放置;
(3)实验过程中使一束光AO贴着纸板EON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
(4)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大小为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