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阳下,万千纤细的“绿丝绦”,像踏青的少女翩翩起舞;深深浅浅的紫藤萝,像溅的水花组成流动的瀑布;参披拂的青树翠蔓映在湖水中,摇出一池碧波。

A . cháo   bìng     cī     yì B . zhāo    bìng    chā      yè C . zhāo   bèng     cī     yè D . cháo    bèng    chā      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
A . 作文题纲一般包含题目、中心、主要内容、结构安排等内容。 B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开疆拓土,他传奇的一生至今引人暇想。 C . 无论学术还是功绩,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被众多学子鼎礼膜拜的第一人。 D . 《朗读者》栏目走进浙江大学,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极大的朗读热情纷至沓来。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实行美国对北约和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的承诺。 B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播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C . 作为中国人,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D . 峰会之后,全国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鹜 , 纷纷前往南山路观赏火树银花的世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由著名作家周梅森改编,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演员阵容包括陆毅、 张丰毅、吴刚等联袂主演。 B . 当前,杭州正朝着加快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法治来支撑改革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法治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C . 2016 年 8 月,蚂蚁金服公司宣布“碳账户”在支付宝平台全面上线,“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马上打出“为世界添绿色,为中国添福气”。 D . 首届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旨在引起广大媒体对新闻版权的重视,改善对新闻版权的保护力度,形成保护机制与体系。

二、默写(共1小题)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若夫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时值初夏,阿尔山市却于5月5日迎来一场大雪,早起的市民惊喜地看到了“            ”的奇异景象。(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填写)
(5)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校长在晨会上寄语全校学生:如要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更好地把握自己,就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            ”的抱负和胸襟。
(6)来拜访爷爷的都是文化界的名人,他们谈孔子,论朱熹,真所谓“            ”。(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填写)

三、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1、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隆中对》分别出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史学著作《左传》《战国策》和《三国志》。 B . 《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散文集,其中保姆长妈妈、朋友范爱农、恩师藤野严九郎和寿镜吾等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 C . 莫泊桑、都德、茨威格等法国文学巨匠与他们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列夫·托尔斯泰》,一直深受世人喜爱。 D . 《马说》《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这三篇古代散文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2)谁最“勇敢、善良”?请你在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并根据括号里给出的特定时间,结合其具体表现简述理由。

A.《简·爱》中的简·爱            (发现罗切斯特有妻子后)

B.《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        (游历小人国时)

C.《水浒》中的鲁达                (大闹桃花村时)

2、仔细阅读下面图片和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空巢青年”图鉴

        (图一)                                (图二) 

材料一:“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的生活是这样的:早上8点,戴上耳机,冲入城市的早高峰;晚上7点,结束一天工作后回家刷淘宝,买服饰,买零食,很少走出家门参加社交活动。

材料二:李明的哥哥是个典型的“空巢青年”,他喜欢在网上发技能分享帖,与人分享自己的手艺,但他只愿意“宅”在家里与他人进行网络沟通,很少与人面对面交流。

(1)请概括上面二幅图的主要内容。
(2)李明哥哥的生活方式让他妈妈担忧。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他哥哥发一条短信,70字以内。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落叶

谢志强

    我来告诉你,我捡钱的故事。钱先生伸出三个手指头。说,三次,钱来找我。

    第一次捡钱,他刚念小学三年级。艾城唯一的露天电影院。

    许多小孩嗑瓜子、吮冰棍,而他的手和嘴闲着。他坐不住了,让腿跑,替代嘴的欲望。他在过道、幕前窜来窜去。

    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个纸团,而且他认定,那是一卷纸币。他弯腰捡起。

    他立刻钻进拥挤的人群里。因为捏得太紧,他的手心出了汗。他奔向炒货地摊。他抽出最外边的一张,像剥笋一样。摊主给了他两杯葵花籽,十颗糖。然后,他混入人群,像放弃炭火一样,丢下了那由分角组成的一卷纸币。那时,对他来说,这已是不知如何处理的“巨款”了。

    第二天,他嗑完了又香又脆的葵瓜籽,又懊悔自己轻易地丢弃了那一卷纸币。

    他说:捡到钱,我害怕;丢了钱,我怀念。那是一个从来没有掌握那么多钱的小男孩。

    上初中一年级的秋天,傍晚,他坐在门前看书。

    起风了,落叶像一群惊慌的羊,在地上打旋,然后来到他的面前。

    他惊喜地发现,连滚带爬的落叶里,有一张十元纸币,好像落叶簇拥着它来到他跟前。这似乎是对露天电影院那一次丢弃的补偿。

    他把纸币当书签一样夹在书里。那以后的数天里,他心不在焉。每当起风,他就观察着风驱赶或携带落叶、纸片,他甚至想,落叶摇身一变,成了纸币。

    大学毕业,他进了一个工程监理公司。走路,他总是看前边两三步的地方,好像始终在寻觅遗失之物。

    那天中午,他打算去书店选购几本小说。

    他从单位的小侧门出去,门前是个缓坡,通向大街。

    他惶恐地刹住脚,先望望前边,又看看后边,没有人影;再左右看看,左右是两幢楼房,一扇扇窗户,在他眼里,是一只只眼

    他脚前一步远,有个黑色的皮夹子,很精致。

    他佯装弯腰系鞋带,顺手捡起了钱包,起身的时候,又去望那一扇扇窗户。

    阳光刺眼,像无数盏聚光灯。他仿佛立在舞台中央,忘了台词,忘了动作。他总觉得某一扇窗后有一双眼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甚至怀疑,有人故意把这个皮夹子放在显眼的地方,来考验他。他最近在准备竞争中层管理的一个岗位。

    于是,他喊:谁的钱包丢了?

    他折回了单位,叩响了头儿的门。

    他说:我在大门口捡了个钱包,我没打开过。

    头儿莫名其妙地说:你和钱包邂逅了,好事啊。

    他本来想说“钱来找我”,不过,他说:凑巧。

    那个皮夹子的主人是钱先生竞聘的对手。无意之中,钱先生的拾金不昧在道德上加了分,尽管竞聘的项目没有涉及到道德的内容,但评委还是在口试时给了他高分,显然包含了道德的额外成分。何况,那个岗位确实需要具备他这样的素质——见钱眼不开。

    钱先生说:要是我把捡皮夹子的心境说出来,要是我把前两次捡钱的经历说出来,恐怕我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想到这里,心里像秋天的树,已落叶纷纷了。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钱先生三次捡钱的故事。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他说:捡到钱,我害怕;丢了钱,我怀念。(他为什么“害怕”?)

②他惶恐地刹住脚,先望望前边,又看看后边,没有人影;再左右看看,左右是两幢楼房,一扇扇窗户,在他眼里,是一只只眼。(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3)“落叶”在文中两次出现,各有什么作用?
(4)文中说“钱先生的拾金不昧在道德上加了分”。你觉得钱先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吗?请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封寿炎

    “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对珍贵的音像档案进行抢救整理,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音像历史资料,在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久性保存之后,如何才能避免成为缺乏生命力的“木乃伊”而复兴为活的文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的悖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社会,蚕食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的地方文化。

    但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又特别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很多人,尤其是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甲)

    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什么从前的人们喜欢看戏,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了?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活动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数字化时代,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就可以跟天南地北的人们聊天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去观赏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乙)

    但同时,信息化、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力量,完全可以为传统文化所用,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受限于交通和传播技术,只能在有限的地域里生存发展,但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全球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毫无障碍地聚集,形成独特的文化群落,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丙)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因脱离大众而失去了活力的“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看戏是因为传统戏剧缺乏吸引力。

②文中用“木乃伊”形容来不及保护而失传的传统文化。

(2)文中所说的“双重的悖论”具体指的是哪两重悖论?请分点简要概括。
(3)下面句子应该放入文中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例如,秦腔是典型的地方性剧种,流行歌手谭维维跟华阴老腔合作推出的音乐作品,却使秦腔在短时间内引爆微信朋友圈。

(4)请根据本文的思想观点,对“链接材料”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链接材料】《中国诗词大会》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在娱乐至上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能获得大众如此追捧?“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武初,宁海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 , 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其处理世事,明远甚,虽丈夫弗逮也。

(节选自方孝孺《童贤母传》,有删改)

    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重义,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①廩(lǐn):米仓。②蓰(xǐ):五倍。③负郭常稔(rěn):靠近城墙经常有收成。④斛(hú):古代容量单位。⑤殁(mò):死。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禁多取息以民者(疾病) B . 其事可解(推测) C . 诸子解之(嘱咐) D . 予可无也(记录)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B .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C .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D .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②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4)童贤母和范文正的为人处事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庾诗用“      ”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李诗借“      ”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泰山不嫌细土,故成其大;大海不择小流,故成其深。“小”可以成就“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亦可以毁掉“大”。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