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 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 .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2、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 小于8毫升 B . 大于8毫升 C . 等于8毫升 D . 无法确定范围
3、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花香四溢 C . 烛炬成灰 D . 滴水成冰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汽油能燃烧 B . 钢铁能生锈 C . 酒精能挥发 D . 橡胶能老化
5、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⑥⑦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②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    ③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收集的气体气味  ④可以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④⑥ C . ③⑤ D . ①④⑤⑥
7、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 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读数
10、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纯净的空气 B . “农夫山泉”矿泉水 C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D . 冰水混合物
11、下图能表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m)随时间变化曲线图(t表示反应已完全)的是(   )
A . B . C . D .

二、选择填充题(共1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液体加热   D . 量9.5mL液体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名称填空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同学。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强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3)如果丙实验过程中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可能原因有(至少写两种)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5)小强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成功,原因      
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①若用加热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上面图中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②.若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指出该图的错误之处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文字表达式为      

(3)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四、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石蜡不溶与水,漂浮在水中。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      .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