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由光绪帝所写的挽联哀悼的是(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左宗棠
2、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


A . 大东沟 B . 威海卫 C . 黄 海 D . 旅顺
3、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

A . 丰岛海域 B . 威海卫海域 C . 旅顺海域 D . 大东沟海域
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邓世昌抗击日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6、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末的(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8、“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 .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9、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 . 开埠通商 B . 索取赔款 C . 割占土地 D . 开办工厂 
10、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1、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 . 1843年    B . 1894年  C . 1896年   D . 1902年
12、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 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 . 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 . 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 . 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13、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   )

A . 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 B . 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 C . 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D . 老三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
14、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5、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清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三权分立制度  B . 民主共和制度 C . 中央集权制度 D . 君主立宪制度
16、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北伐战争
17、《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增辟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中 国开设工厂
18、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 . 割地赔款 B . 开埠通商 C . 协定关税 D . 设立工厂
19、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

A . 鸦片战争爆发 B . 《马关条约》签订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 《辛丑条约》签订
20、小明同学学习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后,整理的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林则徐——《海国图志》 B .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日本——割占台湾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

材料二 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你如何评价李鸿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 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从条约中的哪些内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伸入了内地?


(2)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和影响?


(3)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图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况?


4、材料分析: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

材料二:“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

(2)材料二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罪行?

(3)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对侵略者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