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

A . 传说、遗址 B . 化石、遗址 C . 遗物、记载 D . 传说、记载
2、“用骨耜在双眸中 开垦出一片水田……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诗歌《问津河姆渡》中“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的农作物是(    )

A . B . 玉米 C . 水稻 D . 南瓜
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4、“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 B . C . D . 炎帝和黄帝
5、云南日报讯:2015年5月5日,“元谋人”化石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在元谋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元谋人遗址,为“元谋人”文化保护和挖掘献计献策。回顾历史,“元谋人”生活在距今(    )
A . 约20万年 B . 约70万年 C . 约170万年 D . 约180万年
6、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从恩格斯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 劳动 B . 语言 C . 服饰 D . 文字
7、2016年2月25日,房山区人民政府网发了一则招聘信息:2016北京周口店某原始人遗址博物馆招聘11人公告。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8、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用骨针缝制衣服 B . 种植水稻 C . 制作鱼纹彩陶盆 D . 烧烤食物
9、下面几幅图片,是历史学者根据北京周口店考古情况设想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

剑齿虎          采集食物          打制石器

A . 住山洞 B . 应迁徙到别的地方 C . 昼伏夜出活动 D . 群居生活
10、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一些有孔兽牙和磨光石珠(下图)等,你认为这些应该是(  )

A . 装饰品 B . 劳动工具 C . 生活用品   
11、西安半坡博物馆(下图)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导游小王在介绍遗址时出现了一处错误,请你帮助指出(    )

A . 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 B . 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 . 半坡人陶器制作有特色 D . 遗址距今约1万多年
12、下图所示作物是谷子,又称粟,在我国最早种植的地方是(    )

A . 云南省元谋县 B . 北京周口店 C .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13、下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14、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 “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 . 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 . 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 . 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石器时代”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6、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传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17、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示意图,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18、《礼记》中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 山顶洞人时期 B . 半坡聚落时期 C . 尧舜时代 D . 炎帝和黄帝时期
1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出“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 . 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 .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望夫石是安徽涂山的一处著名景点,关于它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涂山氏女的丈夫在结婚后不久,便离家去治水,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最后化作一块望夫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涂山氏女的丈夫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怎样的生活?是什么原因决定的?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      式房屋,是      原始居民居住的。
(2)图二是干栏式房屋,是      原始居民居住的。
(3)两地原始居民开始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图中房屋的结构特征分析两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差异。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材料二:

图一神农教稼图           图二大禹陵

请回答:

(1)材料一歌颂了哪位中华民族先人的事迹?请列举出传说中他的事迹。(至少三项)
(2)材料二中图一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说说传说中该人物的贡献。(两项)
(3)材料二图二中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4、在学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后,小明的班级举行了一次知识竞赛活动。请你也来一显身手吧!
(1)【明辨是非】读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过来。

①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②原始群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③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聚落。      

④炎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⑤大禹治水治理的是黄河水患。      

(2)【火眼金睛】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写出这些文物的名称。

 
 
 
 
 
 
 


A       
B       
C       
D       
E       
F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