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12)
年级:中考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史 实 | 结 论 | |
① | 雅典民主制度 |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
② | 《十二铜表法》 |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
③ |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
④ |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
①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②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
③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史实 | 历史意义 | 共同点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①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 ④都取得了胜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②结束法国封建专制统治 | |
美国独立战争 | ③推翻了英国的封建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①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南北对话 ②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③加强南南合作,建立军事联盟 ④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二维码上充满了虚假信息 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③加强诚信建设,打击诈骗犯罪 ④遵守网络规则,严守法律底线。
①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可能会侵犯他人隐私、泄露国家秘密
③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
① 保护智力成果权 ②捍卫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惩罚食品生产经营者 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①促进了平均主义 ② 促进了教育公平 ③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义务 ④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①调动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性 ②体现了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③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④保障了藏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①反映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③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④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人们的心灵
①以发展科技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使合作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弘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主动肩负国际责任,积极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材料一: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章程》:“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注:2016H1指2016年上半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张德江主持大会。大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并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
材料二:在本次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2016年我国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了6.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等一系列成就。
制定和内容 | 观点 | |
1 | 2016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民法总则(草案)》首次被提交审议。 | ① |
2 | 2016年7月5日,中国人大网就《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 ② |
3 |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民法总则》的第一条内容为:为了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