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
B .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 .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 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H2O所含质子数为8NA
B . 1摩尔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 . 在标准状况下1L水所含分子数为
NA
D . 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A

3、下列各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
A . 硫酸溶液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B . 硫酸溶液中和氢氧化钡溶液
C . 盐酸溶解氧化铜
D . 盐酸溶解氢氧化镁
4、需要有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
A . FeCl2→FeCl3
B . MnO4→Mn2+
C . SO3→SO42﹣
D . H2O2→H2O
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①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B .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C . ③用于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放出碘的苯溶液
D . ④用于除去CO中混有的CO2
6、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OH﹣+HCl=H2O+Cl﹣
B . Ca(OH)2+Cu2+=Ca2++Cu(OH)2↓
C . Fe+Cu2+=Cu+Fe2+
D . Fe+2H+=Fe3++H2↑
7、在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
A . 2F2+2H2O═4HF+O2
B . 2Na+2H2O═2NaOH+H2↑
C . CaO+H2O═Ca(OH)2
D . 2H2O
2H2↑+O2↑

8、已知:Fe+Cu2+═Cu+Fe2+和2Fe3++Cu═2Fe2++Cu2+ ,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Fe3+、Cu2+、Fe2+氧化性依次减弱
B . 可发生反应:Fe+2Fe3+═2Fe2+
C . Fe、Fe2+、Cu还原性依次减弱
D . 将铁、铜混合粉末放入FeCl3溶液中,铁粉先溶解
9、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KClO3 2KCl+3O2↑
②2HgO 2Hg+O2↑
③2KMnO4 K2MnO4+MnO2+O2↑
④2H2O2 2H2O+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 . 3:1:1:2
B . 2:2:2:1
C . 3:1:4:2
D . 2:1:1:1
10、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NO3﹣还原为N2 , 反应的转化为:Al+NaNO3+NaOH→NaAlO2+N2+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OH表现碱性
B . NaNO3是氧化产物,N2是还原产物
C . 每生成1molN2转移10mole﹣
D .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3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向AgNO3溶液中加入Cu粉:Cu+Ag+═Cu2++2Ag
B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CaCO3↓+2H+
C . 饱和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Fe3++3H2O
Fe(OH)3(胶体)+3H+
D .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K+、Cu2+、OH﹣、SO42﹣
B . K+、Na+、Cl﹣、NO3﹣
C . Zn2+、NH4+、NO3+、Cl﹣
D . K+、Na+、CO32﹣、SO42﹣
3、下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变化的是( )
A . 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至完全中和
B .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完全中和
C .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完全中和
D . 向BaCl2溶液中滴加AgNO3至沉淀完全
4、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碳酸钙;②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CO2(转化为小苏打NaHCO3);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CaO跟水反应生成消石灰;④消石灰跟Na2CO3溶液反应,所得产品之一循环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B . 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C . 该厂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煤、纯碱
D . 该厂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小苏打及烧碱
5、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 , 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 , 则原溶液中的Al3+浓度(mol/L)为( )
A .
B .
C .
D .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
1、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0.5mol•L﹣1 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 mL的容量瓶.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 (填选项字母)之间. (2)
A . ②与③
B . ①与②
C . 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 g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②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水: .
2、在50mL b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 amol•L﹣1 NaOH溶液.
(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当a、b满足 条件时,无沉淀产生.
(3)当a、b满足 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 克.
3、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 , 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作用是 ,现象是 .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
③装置F的作用是 .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与 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填写试剂或用品称).
4、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物质的量为 mol,N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