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1、图为“大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大行星.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代表地球的是字母(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B .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不一致
C . 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
D .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它七大行星显著不同
2、如图所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地月系
B . ②﹣银河系
C . ③﹣太阳系
D . ④﹣河外星系
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 . 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C .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
A .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 地球上热量分配将会均匀
D . 全球各地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4、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A,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B . C,D,F,C为地球的内部圈层
C . A,B,C,D各圈层之间相互影响
D . D,F,G圈层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2)岩石圈对应图中的( ) (2)
A . D圈层
B . E圈层
C . D+E圈层
D . F圈层
5、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岩石圈循环实质上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读图完成下题.
(1)“三大类岩石”是指( ) (1)
A . 岩浆、侵入岩、喷出岩
B .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C . 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
D . 侵入岩、喷出岩和沉积岩
(2)图中①﹣④四个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6、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
(1)甲处的地貌是( ) (1)
A . 高原面
B . 冲击扇
C . 沙丘
D . 绿洲
(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
A . 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 . 地质年代的风积作用
C . 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 . 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7、读图,完成下题.
(1)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1)
A . ①辐射
B . ②辐射
C . ③辐射
D . ④辐射
(2)农谚“露水起晴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 ) (2)
A . ②辐射减弱
B . ④辐射增强
C . ③辐射减弱
D . ①辐射增强
8、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9、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A .
B .
C .
D .




10、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1)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D . 北半球的副热带低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 . 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 .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多雨
D .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沿岸形成地中海气候
11、图中阴影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12、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气候类型的名称按顺序依次为( )
A .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中能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1)
A . 长江水入海
B . 植物蒸腾作用
C . 冬季风吹送
D . 夏季风吹送
(2)找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水循环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2)
A . ①
B . ④
C . ⑤
D . ⑥
14、读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题.
(1)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2)
A . 降水少
B . 气温低
C . 用水量大
D . 地下水补给少
15、如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1)
A . 相似性
B . 差异性
C . 单调性
D . 整体性
(2)图中植被种类丰富,是因为该地( )
①纬度较低
②地势起伏大
③河流短急
④降水丰富.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解答题 (共5小题)
1、图中甲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图为经纬网图. 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节气中的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地的地方时是 .
(2)在甲图中,此刻,B点可以观测到 现象(日出或日落);此时,B点昼长是 小时.
(3)甲图中A,B,C三地,昼由短到长的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
(4)甲图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 . 该日后一周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
(5)请依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中绘出晨线或昏线及太阳光线,并利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质构造是 ,该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 .
(2)在B地钻井,是否可能找到石油. ,理由是 .
(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 岩,该岩体附近是否可能找到大理岩? .
(4)甲处是否适宜修建大型水库?为什么?
3、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示意图”以及“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2)图一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
(3)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甲处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乙处与图二中 吻合.
(4)M、N两线附近能形成锋面的是 .该锋面天气系统与图二中 吻合.
(5)若某地受图二中②天气系统影响,请描述该地在此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3月1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之后,研究人员确定了搜寻该失联飞机的区域(图);搜寻过程中曾因该海域多雾被迫中断.2015年7月29日,在非洲法属留尼旺岛发现了该失联飞机的碎片.
(1)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自然带类型是 ,沿岸洋流对其形成的作用是 .
(2)发现失联飞机碎片时的季节,该岛的气候特点是 ,其成因是 .
(3)简析水下搜寻区域海面多雾的原因.
(4)专家认为,飞机残核碎片在大洋环流的作用下漂浮到留尼汪岛附近海域,请在图中绘出南印度洋大洋环流示意图.
5、读”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 ;B .
(2)自然带由A→E→D 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的地域分异以 变化为基础;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 (B→C→D C→F→G)的变化.
(3)图中各自然带中, 和 自然带的名称相同;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 和 自然带的名称不同,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
(4)自然带D是 带,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