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理科)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8小题)
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 商业区
B . 工业区
C . 住宅区
D . 文教区
2、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
A . 城市人口数量
B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
C . 城市面积的大小
D . 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A . 资源
B . 科技水平
C .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 生活消费水平
4、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 . 生活困难质量低
B . 工作机会多
C . 公共设施不足
D . 失业率犯罪率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B .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C . 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 .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6、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大洲是( )
A . 亚洲
B . 北美洲
C . 欧洲
D . 大洋洲
7、以下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 某人去美国旅游
B . 某人去美国讲学
C . 某人乔迁新居
D . 某人去美国留学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
A . 高﹣﹣低﹣﹣高
B . 高﹣﹣高﹣﹣低
C . 低﹣﹣低﹣﹣高
D . 低﹣﹣低﹣﹣低
9、城市区位选择常受河流影响,主要是由于河流有( )
A . 改善城市小气候
B . 美化城市环境作用
C . 便于城市污水排放
D . 供水和运输功能
10、下列产业活动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 蔬菜生产
B . 石油开采
C . 雨伞销售
D . 地质灾害保险
11、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产业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是( )
A . 资源密集型
B . 技术密集型
C . 劳动密集型
D . 资金密集型
12、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其主要区位条件是附近有( )
A .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B . 大型发电厂,电力稳定
C . 颐和园和圆明园,环境优美
D . 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13、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其影响的因素是( )
A .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B . 交通运输的变化
C .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 流动人口的变化
14、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是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 地形、气候
B . 交通、科技
C . 政策、市场
D . 劳动力、技术
15、水稻主要分布在( )
A . 东欧、西欧和南欧
B . 东非、南非和西非
C .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D . 北美、日本和西欧
1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①古巴的甘蔗 ②宁夏平原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乳牛业.
A . 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 . 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 . ①地形 ②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 . 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政策
17、读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⑥
(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④
D . ⑤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①
B . ②
C . ④
D . ⑥
18、多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广杂交水稻,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市场
C . 政策
D . 科技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读“城镇农业区位安排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养鱼业 ,种小麦 ,柑橘园 ,养鸡场 ,种蔬菜 ,奶牛场 .
2、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 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 产业向第 产业转移,城市 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水平 .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 现象.
3、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①从 到 ; ②从 省自治区到 城市和工矿区.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和经商.
(4)这一时期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 差异.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1)
A . 大牧场放牧业
B . 混合农业
C . 水稻种植业
D . 商品谷物农业
(2)其特征为机械化程度 .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和 .
(3)根据农业投入多少和生产对象,上述农业带(区)属于 (3)
A . 粗放农业;
B . 混合农业
C . 密集农业;
D . 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