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
1、气象学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2008年1月4日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称,在为期11年的新一轮太阳活动中,第一个黑子已经出现在太阳的北半球.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空环境中心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将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11年岁末或者2012年到达顶峰.进入2008年以来,太阳表面活动又进入了活跃期,10月29日,日本“玉儿”号通信卫星曾发生中断现象.分析完成下题.
(1)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 (1)
A . 黑子和太阳风
B . 太阳风和耀斑
C . 耀斑和黑子
D . 日珥和太阳风
(2)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 (2)
A . 一定是正相关
B . 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C . 一定负相关
D . 不相关
2、日本“玉儿”通信卫星信号中断的原因可能是( )
A . 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的磁场
B . 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使地面设备遭到破坏
C . 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中断
D . 太阳大气的带电粒子流使卫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遭到破坏
3、当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 . 冬至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春分日
4、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图所示),A 点位于30°N,B 点位于 30°S. 据此回答下题.
(1)对图中 A、B 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A,B 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B . A,B 两点季节相同
C . A,B 两点线速度相等
D . A,B 两点地方时相同
(2)若∠AOC=45°,C 点为 7 月 7 日 7 时,且 C 点经度为165°E,则( ) (2)
A . A 点为 7 月 6日 4 时
B . A 点为 7 月 6 日 10时
C . A 点为 7 月 7 日 10 时
D . B 点为 7 月 6 日 10 时
5、读图1“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图2,完成下题
(1)图中H处的风向是( ) (1)
A . 西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南风
D . 东北风
(2)在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部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 (2)
A . 炎热干燥
B . 温和干燥
C . 高温多雨
D . 温和湿润
(3)影响图2中两种气候形成的共同的风带或气压带的名称是( ) (3)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中纬西风带
D . 低纬信风带
(4)图1中,与热带草原气候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气压带是( ) (4)
A . D气压带
B . C气压带
C . A气压带
D . B气压带
6、如图为我国某中学2013年11月23日举行的学生“远足”活动部分路线图,该日上午7点30分至9点之间,学生欢快地行走在图中甲至丁路段,关于他们在图中四地的行进方向和太阳位于学生所在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向东南 左前方
B . 乙:向西南 右后方
C . 丙:向西北 左后方
D . 丁:向西南 右前方
7、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下题
(1)当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选项中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 (1)
A .
B .
C .
D .




(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M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B . 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C . 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D . 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8、读图,回答下题
(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A . 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B . 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 . 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D . Q地位于信风带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a为副热带高压带
B . 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C . Q地盛行东北风
D . 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9、如图为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看图回答下题
(1)若如图为北半球,则风向正确的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近地面风主要受下列哪些力的作用( )
①摩擦力 ②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水平气压梯度力.
(2)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0、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发生的沙尘暴与如图四幅图中哪一个有关( )
A .
B .
C .
D .




11、读板块边界部分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回答下题
(1)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1)
A . 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 . 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C . 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D . 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2)下列地理事物位于图中边界的是( ) (2)
A . 红海
B . 地中海
C . 冰岛
D . 台湾岛
12、读图回答下题
(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则洋流可能为( ) (1)
A .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 日本暖流
C . 巴西暖流
D . 西澳大利亚寒流
(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可能为( ) (2)
A . 日本暖流
B . 墨西哥湾暖流
C . 阿拉斯加暖流
D . 索马里暖流
(3)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下列描述组合正确的是( )
①澳大利亚东部出现严重的旱灾 ②秘鲁渔场大幅度减产
③太平洋东岸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④此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
(3)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3、如图两幅图是“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和“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1四幅图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 (1)
A . ③④①②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③②①
(2)图2中①④地貌对应如图中的( ) (2)
A . ①阶段
B . ②阶段
C . ③阶段
D . ④阶段
14、读某地地质剖面图,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据此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⑧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1)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2)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 (2)
A . A早于D
B . G晚于B
C . B晚于D
D . C早于F
15、该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②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③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④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④.
16、如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1)
A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现象
(2)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纬度较低
B . 海拔较高
C . 降水较多
D . 距海较远
二、解答题 (共4小题)
1、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
(1)如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2)A、B、C、D相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
(3)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B地夜长为 小时.
(4)上图所示季节,汉川的气候特征是 .
2、读如图四幅天气系统图,分析回答:
(1)C图为 锋天气,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
(2)D图为 锋天气,该锋过境时的天气是 .
(3)从气压状况看A是 ,从气流状况看B属于 .
(4)在ABCD影响下,一般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填字母).
(5)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和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分别是上图中的 和 (填字母).
3、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如图为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比较描述甲处与乙处河段河道特征的差异.
(2)为促进甲地区经济发展,当地政府规划发展交通,请阐述甲地区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读如图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 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5)E地气候类型为 ,对应的自然带⑧是 带.
(6)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