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
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 | ![]() | ![]() | ![]() |
①核桃 | ②小麦 | ③石榴 | ④葡萄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经过:公元前 年, 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到达 。公元前 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路线: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 穿过 ,经 运往 、 ,再转运到更远的 ;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 ”。
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 、 等物品,以及 、 、 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 、 、 、 等,以及 、 、 、 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海上丝路:汉朝还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 南下,绕过 ,穿过 ,通往 沿岸,最远抵达 南端和 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机构设置的意义: 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 及 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东汉对西域的管理: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 出使西域,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班超还派 出使 (即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 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三、综合题(共2小题)
材料一: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道(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