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A . 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 . 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 .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 .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有位学者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 .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3、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孔子 D . 韩非
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 . 墨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儒家
5、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庄子 D . 韩非
6、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7、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能在下列哪一著作中得到体现(    )

A . 《尚书》 B . 《论语》 C . 《道德经》 D . 《左传》
8、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 . “为政以德” B . “兼爱”“非攻” C . “无为而治” D . “改革”“法治”
9、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

A . 墨子 B . 荀子 C . 孟子 D . 庄子
10、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墨子 D . 孟子
11、“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主张明确尊卑,以维护社会秩序。”上文中的“他”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荀子
12、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法家 D . 道家
13、学了“百家争鸣”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4、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鼓励他的弟子以较高的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强调对人要和善、仁慈。这位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孔子:春秋后期      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      ”,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      教育和      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      》一书。孔子的学说和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学派: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      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      》)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3、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代表思想家:

思想家

地位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的

创始人

主张“      ”“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的

代表

主张实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      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道家的

代表

强调治国要顺应            ,认为人生应追求      ,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以      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专制统治

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      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不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2、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图说历史】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1)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2)【理解学习】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学以致用】在你所在的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