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细雨濛濛 B . 桂花飘香 C . 雪花飞舞 D . 树叶飘落
3、下列有关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0g B .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100g C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600kg D .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50g
4、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将一块橡皮泥捏成碗状 B . 河里的冰融化成了水 C . 将一木块雕刻成一工艺品 D . 将一箱货物运到山顶
5、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的是( )

A . 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 用力拉弹簧 C . 敲打钉子 D . 往前推车
6、

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A . 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 . 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 . 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D . 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7、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 . 太阳的光具有光能 C . 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 . 挂在屋顶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
8、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PM2.5引发雾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如图,教材中用类比的物理思想方法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 C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9、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使用,不得倾斜 B . 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大的力 C .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D . 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1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确定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

A . ρ<ρ B . ρ=ρ C . ρ>ρ D . 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凳子向甲方移动 B . 凳子向乙方移动 C . 凳子在原处不会被拉动 D . 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12、在实验时,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小明将其中一个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乙测力计像图中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1.0N和1.5N B . 1.0N和0.5N C . 2.0N和1.0N D . 2.0N和1.5N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氩气的密度为1.78      

(2)石子的密度为2.5      

(3)一头猪重约为1000      

(4)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104      

2、有些化纤布料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上灰”(脏),这主要是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      细小的灰尘造成的。

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      ,说明      ;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      .

4、将一铁丝剪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的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5、一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是900g,则瓶的的容积是       cm3 , 如果改用它来装酒精,则最多能装酒精      g,若原瓶中的水倒出后全结成了冰,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      cm3 . (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6、1911年,物理学家      用巧妙的实验方法收集到有关原子内部的信息,建立了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

三、实验题(共9小题)

1、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道理,如:

(1)运动员对竿施力的同时也被撑杆弹起来,说明      

(2)弯曲的竿具有      能;

(3)运动员最终会落向地面,是由于运动员受到      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2、小明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为33. 4g,请将图丙中的游码画到标尺的相应位置.

3、小贺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贺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甲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贺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
拉力(钩码总重)F/N123456
弹簧伸长的长度△L/cm00.40
0.801.202.102.00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甲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

(3)由图像可验证小贺的猜想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贺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a)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      N.若此时她将一个4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      4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贺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      N.

4、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如图所示)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离支持面高度越      ,其稳度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5、取一根钢锯条,一端用手指按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指向下按压至如图所示a、b两位置,松手后都能恢复原状,在两种情景中,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锯条压弯至      位置(填“a”或“b”)这一现象说明了      .      

  

6、如图甲,小华和小明分别用水平推力F1、F2 , 推同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箱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小华和小明推箱子的速度V1      V2 , 小华和小明推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f1      f2 , 水平推力F1      F2 . (大于/等于/小于).

7、如图,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则      (甲/乙)液体是煤油,用刻度尺量出甲和乙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分别h1和h2 , 则煤油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h1、h2、ρ来表示)

8、小明用如下实验测定所处环境的空气密度:

(1)把天平放在      台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      ,调节平衡螺母后,并未待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而是      ,就开始测量了.
(2)他用打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6g.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放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中的空气引入量杯内,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慢慢排出皮球中的气体(周围环境空气的密度与量杯中空气的密度相等),如图乙所示,同时调整量杯的高度,使量杯内气体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且需量杯内、外水面相平.此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共进行10次.拔出气针,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及图中情况,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实验数据表格.


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小车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你的理由是: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在图甲中画出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五、综合题(共2小题)

1、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 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 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而      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 其中m是指动质量,m0是指静质量,c为3×108m/s.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      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许多建筑普遍采用空心砖来砌墙壁,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为某砖厂生产的一种外表总体积为3×10-3m3长方体空心砖,其孔洞率为30%(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每块砖重42N,问:

(1)该砖块的质量为多少kg?(g取10N/kg)
(2)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如果该砖放置在月球上,则每块砖重是多少?
(3)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中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