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9小题)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①甘英出使大秦 ②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③班超出使西域 ④张骞出使西域
二、综合题 (共8小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三 他认为: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请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 观点所属学派 | 学派代表人 |
材料一 |
|
|
材料二 |
|
|
材料三 |
|
|
材料四 |
|
|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使御史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经济之盛】
材料一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政治之盛】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外交之盛】
材料三 2 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一 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