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三 他认为: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请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 观点所属学派 | 学派代表人 |
材料一 |
|
|
材料二 |
|
|
材料三 |
|
|
材料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