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私有制 D . 等级制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A . 会建造房屋 B . 会使用天然火 C . 会制造彩陶 D . 会种植水稻
3、“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    )

A .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 .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C . 陕西省半坡遗址 D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过着群居生活 B . 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 . 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6、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A . 搜集神话故事 B . 发挥想象能力 C . 研究远古化石 D . 依靠民间传说
7、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半坡遗址
8、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A . 石制工具 B . 铁制工具 C . 棍棒 D . 硬质土块
9、“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1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

A . 元谋 B . 半坡 C . 北京 D . 河姆渡
11、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1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13、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有(  )

①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②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16、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人 C . 蚩尤部落 D . 华夏族
17、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

A . 仓颉——缫丝 B . 隶首——文字 C . 嫘祖——算盘 D . 伶伦——音律
1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大仙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大仙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 . B . C . D . 炎帝
19、传说中的尧、舜、禹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是(  )

①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事业为主,与民共甘苦 ④实行民主 ⑤建立王朝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20、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 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化石,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近10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4、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任务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时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

(3)任务三:你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