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  )


A . 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 B . 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 . 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 . 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
2、下列关于李四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②在1945年的《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③发表了《地质力学概论》 ④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和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中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

①量子力学 ②地质力学 ③古生物学 ④冰川学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


A . 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 . 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 . 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 . 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5、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


A . 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 B . 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 C . 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 D . 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
6、下列李四光的科学成就中,能为寻找煤炭提供直接依据的是

A . 地质力学理论 B . 冰川学研究 C . 虫筳科化石研究 D . 地震预报成就
7、“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 . 日本留学 B . 英国留学 C . 国内任教 D . 英国讲学
8、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A . 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B . 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C . 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D . 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9、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

A . 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 B . 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C . 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 D . 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
10、1948 年,在第 18 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 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报告的题目是

A .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 .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C . 《地质力学概论》 D . 《新华夏海的起源》
11、1964 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 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 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

A . 科化石鉴定 B . 冰川学 C .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 D . 古生物学
12、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 . 古生物学理论 B . 地质力学理论 C . 冰川学理论 D . 大陆漂移理论
13、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

A . 为成昆铁路选线 B . 为攀枝花钢厂选址 C . 寻找铀矿资源 D . 发表《地质力学概论》
14、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从一开始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勘探,相继找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这是在

A .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 B .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C .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 D . 20 世纪60 年代前期至 60 年代末
15、在中国地质研究方面,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

①“中国贫油论”    ②“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

③“中国贫铀论”    ④“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6、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事实说明(  )。

A . 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B . 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 C .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 D .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7、李四光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建国初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  )


A . 地质力学理论 B . 古生物学理论 C . 冰川学理论 D . 地震预报理论
18、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勘探石油 ②重大工程建设 ③寻找铀矿 ④预测和预防地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9、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李四光,下列内容可以作为他的介绍词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之际排除干扰从日本秘密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②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③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④运用其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20、下列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学以致用”特点的是(       )

A . 勘探石油,发现石油 B . 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 . 研究和勘测地震 D . 为寻找和开发煤炭提供依据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材料一 早在 192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 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 “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 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 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 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 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 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中国有没有石油的观点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3)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2: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2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1、联系材料2,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材料2: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立即做好了回国的准备。最后,他克服重重阻挠,几经辗转,终于在1950年春回国,并出任新中国地质部部长。

请回答:

(1)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对经济建设有什么意义?

(2)材料2体现了李四光的什么精神?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摘自于一教师的《李四光》教学提纲

 

材料二: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

(2)在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如何“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收到一封电报和一封信。电报是印度友人发来的,表示想聘请他去当工程师,待遇优厚……他又打开了那封信,它是蔡元培从国内寄来的,当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正在四处招揽人才,当他得知李四光在英国学成毕业时,便来信聘请他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李四光毅然选择回国,在北京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为国培养地质人才。

材料二 李四光年轻时候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是在旧中国难以实现。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

(1)李四光一生中曾出现过三次学成归国,第三次才真正实现了其报效祖国的伟大愿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一中李四光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结合史料说明回国后他怎样实现报国的理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