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二、选择填充题(共3小题)












三、填空题(共6小题)
温度/℃ 溶解度/g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2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②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③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 得溶液③ |
加热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
冷却至20℃ |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
I.③中溶液的质量为 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
Ⅱ.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 )
A.25g B.(w+25)g C.(w+50)g
所加试剂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方法一 | 锌粒 | 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 Zn+2HCl=ZnCl2+H2↑ |
方法二 |
|
|
|
如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如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 甲同学的探究 | 乙同学的探究 |
提出问题 |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
做出猜想 |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HCl |
实验验证 | ①取少量A3 , 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①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③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