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小题)
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B . 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 .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 . 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是因热力原因形成的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 90°W,89°S
B . 80°E,40°N
C . 10°E,1°S
D . 180°W,71°N
3、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 . 顺风飞行
B . 逆风飞行
C . 风从北侧吹来
D . 风从南侧吹来
4、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
A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 .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 .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5、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 .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 .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 . 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6、当120°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0时区)是( )
A . 12时
B . 8时
C . 0时
D . 4时
7、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
B .
C .
D .




8、
如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②①
9、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 5月1日
B . 7月1日
C . 8月1日
D . 10月1日
10、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 .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 .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 .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1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 高低纬度之间受热均匀
C . 地转偏向力
D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2、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 . 0°
B . 23°26′N
C . 66.5°N
D . 23°26′S
13、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 . 风
B . 大气环流
C . 热力环流
D . 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14、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表面上,每一个地区都有机会接受到太阳光的直射
B . 只有南北回归线上及其之间的地区才能接受到太阳直射的光线
C . 直射点就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D . 直射点所在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15、人类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是( )
A . 火星
B . 木星
C . 月球
D . 太阳
16、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 . 水星
B . 地球
C . 金星
D . 木星
17、小行星带位于( )
A . 水星与金星之间
B . 火星与金星之间
C . 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D . 木星和土星的轨道之间
18、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常有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据此回答: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
A . 耀斑
B . 黑子
C . 太阳风
D . 日珥
19、2010年3月开始,太阳表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几群较大黑子,结束了近百年来最平静的一个太阳活动低谷.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3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打喷嚏”.据此回答: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 惟一有水的行星
B .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 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1、当汕头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
A . 近日点附近
B . 远日点附近
C . 春分点
D . 秋分点
22、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 . 重合
B . 每天重合一次
C . 在二分日重合
D . 在二至日重合
23、若地球上无大气圈,下列现象不再存在的是( )
A .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B . 月有阴晴圆缺
C . 烈日炎炎似火烧
D . 繁星纷呈
24、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中白昼最长的是( )
A . 元旦
B . 儿童节
C . 国庆节
D . 中秋节
25、当23.5°N的昼与夜等长时,说明正值什么时期( )
A . 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B . 太阳直射在23.5°N
C . 冬至日
D . 春分日或秋分日
2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A . 五带范围不变
B . 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 . 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 . 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27、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 )
A . 地壳
B . 下地幔
C . 软流层
D . 地核
28、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A . 只上下颠簸
B . 不产生运动
C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9、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 . 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 . 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 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 . 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30、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 乙点位于30°N附近
C . ①是冷性气流
D . ②是盛行西风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为北半球 日(节气),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2)A、B、C三地中昼夜等长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自转角速度等于15°/h的是 ;
(3)此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 ,三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是 .
2、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表示 辐射,B表示 辐射,C表示 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 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 ,较短的是 .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稻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3、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性质是 ,B处刮 季风.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成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