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 B . 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C . 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D . 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2、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A . 75% B . 66.7% C . 33.3% D . 25%
3、下列关于单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1牛顿的力大约等于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 . 1帕斯卡的压强大约等于两张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 C . 1焦耳的功大约等于将一个鸡蛋从地面缓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 D . 1瓦特大约等于1名中学生正常走上楼梯的功率
4、下列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常说“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缘故 B .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C .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 D . 宇宙天体、分子并非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5、有以下几种现象:(1)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2)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3)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面上铺设滚木;(4)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这些现象中,采取措施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 . (1)、(2) B . (2)、(3) C . (3)、(4) D . (1)、(4)
6、如图所示是“喷气火箭”的模型,胶带固定气球与吸管,吸管套在绳上。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前运动.使球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气球 B . 气球外边的空气 C . 气球内泄出气体 D . 绳子
7、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每只钩码的质量相同.以下操作后,杠杆仍保持平衡的是(   )

A . 在两边的钩码下边各增加一只钩码 B . 在两边的钩码下边各减少一只钩码 C . 左边钩码向左移一格再减去一只钩码 D .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再增加一只钩码
8、如图是某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A . 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 . 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 . 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 . 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9、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 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变小 C . 绳对小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D . 小球由于受到惯性而运动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B . 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含有的内能多 D .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
11、下列科学家与他们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阿基米德——提出杠杆原理 B . 托里拆利——最早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C . 汤姆生——发现了原子 D . 伽利略——提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12、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钓鱼竿 B . 开瓶器 C . 灭火器压把 D . 钢丝钳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微观和宏观,研究表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一个事实提供了宇宙膨胀的证据,那就是科学家观察发现,星系在      我们。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可以用分子之间存在着      来解释;

2、水坝的上部可以比下部窄些,是因为水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      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吸尘器能“吸入”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大处压强      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中的;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      现象.

3、如图所示,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      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      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建议:      ,这样做是利用改变      来减小袋子对手的压强.

5、某物体重5 N,若将它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为6 N,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在浸没水中位置放手后,该物体将      (上浮/悬浮/下沉),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6、如图所示的三种应用,都可以在物理学习得到的知识中找到对应的模型.它们依次是:                  .

7、如图所示,小明将位于井下3m处的水桶匀速提到井口,用了4s时间,水桶总质量8kg。将水桶提起过程中,对桶的拉力做功      J;做功的功率      W.

8、如图所示,用甲、乙装置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质量相等.若G1=G2 ,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F1      F2 , η1      η2 , P1      P2(选填“>”“=”或“<”).

9、一辆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边行驶边洒水的过程中,其动能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是由于其相关的      这一影响因素变化引起的.

10、在水平地面上铺上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在纸面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      (“A”或“B”)。判断的过程如下:球原来的高度越高,      能越大,下落至接触地面后能够转化获得的      能也就越大,从而皮球的形变程度越大.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a,小华用20N的力拉着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请在b图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用瓶起开启瓶盖.请标出支点,并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3、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把重物拉到3m高的楼上,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水深为20 cm;一只底面积48cm2 , 高度10cm,质量为80g的接水杯。现将弹簧测力计挂着重为10 N的物块,缓缓浸入溢水杯中的水里,直至浸没,溢出水的质量为 0.4 kg.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求: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物体的密度;

(3)接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

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 m.当物体质量为2 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求:

(1)物体质量为2 kg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物体质量为2 kg时,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3)物体质量为2 kg时,拉力F所做的功;

(4)物体质量为10 kg,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五、实验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在水平支持面上使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

(2)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四次实验中拉力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3)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的大小和      有关。

(4)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的滑动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小明指出她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的理由是      

2、

如图是小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      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写出表达式)。

(2)步骤B中测量大气压力时,受力分析的对象是      (选填“测力计”、“针筒”、“活塞”)。

3、如图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所用每个钩码的重均为0.5N。

(1)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字母)

A .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 .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 .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记录表格中。

E .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2)上述A步骤中,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完成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3)在左边A点悬挂两个钩码,在右边挂上三个钩码,按照步骤E调节钩码的位置,发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恰好挂在      点;取走悬挂在该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H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偏向右上方,仍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4、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      ;  (b)      ; (c)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

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面、刻度尺、小车、若干个相同的小金属块、木块和长木板。

进行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显示小车具有动能的大小,采用观察记录      的方法来实现;

(2)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小明设计了一个此项探究的实验记录表格(如右)。请完成表头待填写的两处:(a)      ;(b)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