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 . 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B . 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C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 D . 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
3、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

3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 D .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g C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 . 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5、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水可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后就得到能饮用的纯净水 B . 水体有自净功能,灾区的水可直接饮用 C . 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 D . 澄清透明的水即可饮用
6、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  )
A . 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B . 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C . 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 D . 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7、“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KO2应密封保存 B . 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C . 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D . 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 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 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 D . 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10、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Fe C . N2 D . C60
1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1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 这两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A . +1价和﹣1价 B . +2价和﹣1价 C . +3价和+4价 D . +4价和+2价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

D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A . B . B   C . C   D . D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蒸馏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自来水 D .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刚石制作刀具 B . 水作溶剂 C . 用16%的食盐水选种 D . 氧气供给呼吸
16、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  )
A . 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 . 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 C . 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 D . 用淘米水浇花
17、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

A . 大于10mL B . 小于10mL C . 等于10mL D . 不能确定
18、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B . 该元素的离子Na+结构示意图为 C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D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 ①单质、③氧化物 B .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 . ①单质、③化合物 D .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略去),用化学用语填空:

(1)物质①的化学式      

(2)物质②中的阳离子      

(3)物质③的化学式      

(4)物质④所含元素的符号      

(5)标出物质⑤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6)生成物质⑥的化学方程式      

2、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目前南充市私家车出现井喷式增长:小汽车从5万辆增加到6万辆用了不到12个月时间.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我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

(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修建加气站.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点燃该气体前,应先      

(3)使用氢气燃料.推广2005的同济大学推出用氢气作燃料的“超越3号”氢动汽车.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 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请回答:

(1)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元素符号为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      

(3)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温下用碳还原氧化铜: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f      

(2)实验室选取d、e、h、j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曼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了选用了仪器b、g 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填写序号).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先往仪器b中加入的药品是      ,后加入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5)小淇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的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

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如图1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①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      

②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2)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①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mL

15℃

a(待记录)

2

       

50℃

b(待记录)

②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③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④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③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 (填标号) (2)
A . B . C . D . 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