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

假设人类从宇宙中寻找到两颗与地球大小、表面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并让它们与地球同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经过改造后可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其基本数据与轨道参数如下表所示.依据图表回答下题.


自转周期(小时)

黄赤交角(度)

公转周期(天)

卫星数

甲行星

42

20°34′

365

1

乙行星

20

30°24′

365

2

地球

24

23°26′

365

1

(1)图、表中所涉天体系统的层级共有(  )

(1)
A . 一级 B . 二级 C . 三级 D . 四级
(2)甲、乙、地球三颗行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
A . 乙、地球、甲 B . 地球、乙、甲 C . 甲、乙、地球 D . 乙、甲、地球
(3)甲、乙、地球三颗行星中,昼夜温差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分别是(  )

(3)
A . 甲、乙 B . 乙、地球 C . 甲、地球 D . 地球、乙
2、

如图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于2012年7月6日拍摄的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象.据此完成下题.

(1)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

(1)
A . 光球层上 B . 日冕层上 C . 色球层上 D . 日核上
(2)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2)
A . 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 . 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 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 . 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3、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1)
A . 海拔高度 B . 电网供电 C . 阴晴状况 D . 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2)
A . 拉萨 B . 重庆 C . 大庆 D . 海口
4、

将一盏灯主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拔动地球仪模拟地理运动.读图回答下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1)
A . 昼夜的更替 B . 四季的更替 C . 运动物体的偏移 D . 极夜的范围变化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2)
A . 12时 B . 8时 C . 10时 D . 16时
5、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下题

(1)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 . 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C . 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 . 丙图中的CD为晨线
(2)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6、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题.

地 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5分

10小时40分

13小时20分

16小时45分

(1)四地中纬度的数值相同的一组是(  )

(1)
A . 甲地和乙地 B . 乙地和丙地 C . 丙地和丁地 D . 丁地和甲地
(2)四地所处纬度按从北到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丁丙 C . 丙丁乙甲 D . 丁丙乙甲
7、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中国神舟十号宇航员首次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全国各中小学及时调整课程观看全国直播的“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据此完成下题.

(1)位于拉萨(29°36′N,91°06′E)的中学生收看授课直播,当地区时是(  )

(1)
A . 6月20日8时 B . 6月20日12时 C . 6月21日8时 D . 6日21日12时
(2)此时,全球日期与北京相同的范围有(  )

(2)
A . 一半 B . 一多半 C . 一小半 D . 全部
8、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下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1)
A . 甲﹣乙段 B . 乙﹣丙段 C . 丙﹣丁段 D . 丁﹣甲段
(2)2012年1月2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2)
A .   甲点 B . 乙点 C . 丙点 D . 丁点
9、

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大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恩施大峡谷的岩石类型属于(  )

(1)
A . B . C . D .
(2)下列有关恩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B . 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C . 地壳水平挤压﹣﹣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D . 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10、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
A . ①﹣a,②﹣b,③﹣c B . ①﹣b,②﹣a,③﹣c C . ①﹣c,②﹣b,③﹣a D . 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2)
A . 侵蚀、搬运、沉积 B . 侵蚀、沉积、搬运 C . 沉积、搬运、侵蚀 D . 搬运、沉积、侵蚀
11、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E为变质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 . 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 .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 .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处向下打井开采
12、

如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题.

(1)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  )

(1)
A . 白天 B . 夜晚 C . 冬季 D . 全天
(2)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  )

(2)
A . A>B>C>D B . A<B<D<C C . D>C>A>B D . C<D<B<A
13、

读图,完成下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1)
A . 减弱① B . 增强② C . 减弱③ D . 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2)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14、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 B . C . D .
15、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1)
A . 全球昼夜平分 B . 北半球为夏季 C . 太阳直射20°S D .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2012年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重点讨论加强核安全国家措施和国际合作.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甲图中的A,B,C,D标在乙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二至日.

(2)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3)当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时,地球运行的位置最接近甲图中的      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      

(4)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 我国恰逢夏至日 B . 太阳直射北半球 C . 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D . 赴南极考察合适.
2、

读图回答

(1)画图:画出晨昏线并标上夜半球、画出自转方向.

(2)图上各点地方时为12时的是      ;地方时为6时的是      

(3)若此图表示北京时间10月3日10时,则B点的经度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4)简述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3、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处,属于向斜的是      处.

(2)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于      (填“内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

(3)图中A处地形成因是      

(4)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      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处.

(5)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C,D四处中应选择      处.

(6)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      相同.

4、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①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②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

给如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      →热力环流.

(2)

若如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等压面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      处等压面向下弯曲,      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