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 产生磁暴和极光 B . 维持地表温度 C .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 减少旱涝灾害
2、北京时间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研制的“火卫﹣﹣土壤”卫星一同发射升空,飞行10个月于2012年9月到达火星轨道.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⑤
3、在下列地理纬度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 . 南北极点 B . 南北纬60° C . 赤道 D . 南北纬30°
4、地球自转产生了(  )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昼夜现象 C . 昼夜长短变化 D . 极昼极夜现象
5、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低纬度偏 B . 甲乙两物体都自南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 C . 甲乙两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 D . 甲乙两物体都自北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
6、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 . 20°N   30°E B . 25°N  25°E C . 23.5°S   60°W D . 40°S   120°W
7、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B . 横波能穿过固态 C . 纵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D . 纵波传播速度随通过物质不同而变化,横波不变
8、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时18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东京方面有强烈的震感,建筑物剧烈晃动.回答下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1)
A . 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挤压 B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C . 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 D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2)地震发生时,东京时间(东九区)是(  )

(2)
A . 12月7日16时18分 B . 12月7日17时18分 C . 12月8日17时18分 D . 12月7日16时19分
9、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人类在不懈的探索中,正逐步认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据此回答下题.

(1)太阳活动(  )

(1)
A . 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 .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 . 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 . 指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的不匀速公转运动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

(2)
A . 黑子和耀斑 B . 黑子和光球 C . 耀斑和色球 D . 色球和光球
(3)目前地球的赤道平面与公转的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

(3)
A . 10° B . 23°26′ C . 30°34′ D . 66°34′
10、下列四辐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11、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太阳终年直射地球赤道 B . 地球上无大气环流现象 C . 地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D . 地球全年四季变化明显
12、

  2011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和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开展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如图).当手表显示12时16分时,β角最小,为63°26′.读图完成下题.

(1)在测定经纬度的活动中,运用到的地理知识有(  )

①地方时的计算 ②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⑤日期的变更 ⑥四季的更替.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④⑤⑥
(2)对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50°N,116°E) B . 该日手表上时间为18时16分时,学校教学楼的影子朝东北 C . 过一个月后的同样时间再次测定时,发现β角变小 D . 该日的前后一段时间内校园中红旗朝向西北飘扬
13、

如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题.

(1)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  )

(1)
A . 甲城市 B . 乙城市 C . 丙城市 D . 丁城市
(2)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  )

(2)
A . 赤道地区 B .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 .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 . 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3)关于四个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甲城市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 B . 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 . 线速度乙>丁>甲>丙 D . 角速度甲>乙>丙=丁
14、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点18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 地核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地壳
15、学校放暑假时(约7月10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

A . 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B . 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C . 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D . 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16、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1)
A .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 放鞭炮,守岁迎春 C . 荡秋千,踏青插柳 D . 望双星,鹊桥相会
(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2)
A .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 .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C .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 .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17、

如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联系课本知识回答下题.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1)
A . B . C . D .
(2)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

(2)
A . B . C . D .
(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3)
A . 连续性降水 B . 沙尘暴天气 C . 狂风暴雨 D . 晴朗天气
18、

在等压面示意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9、

如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有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1)
A . B . C . D .
(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

(2)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的经度为      

(2)A、B、C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点线速度约为D点线速度的      

(3)图中从C转到D需用      小时.

(4)图中D点位于E点的什么方向?      

2、

读材料地球公转位置(二分二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0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南非比勒陀利亚(南纬25°43′,东经28°11′),开始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1)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南非期间,地球位置接近图中①、②、③、④中的      附近,A、B、C、D中最接近远日点的是      

(2)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比勒陀利亚时,为北半球的      日(冬至、夏至),此日赤道昼长是      小时.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北)移动.

(3)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是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      (增大或降低),北京昼长将变      (长、短).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3)C图为       地貌一般分布在      ,一般是在      作用形成的.

4、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      (节气),判断的依据是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用字母M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位于B点的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其方向向      (南或北)偏移.

(4)图中A、B、C、D、E五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填字母).同一天日出地方是相同的是      (填字母).

(5)这一天,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写度数).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7)A点的昼长      小时,此后的三个月C点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状况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