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2、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千帕
B .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C .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6×103N
D . 一张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2m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力是改变汽车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下列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A . 压弯的锯条
B . 拉长的橡皮筋
C . 被挤压的皮球
D . 捏瘪的橡皮泥
5、我们矿区倡导:“书香校园,书香课堂”,同学们在搬运图书的过程中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小玉用力把一摞书搬起
B . 老师腋下夹着一本书走进教室
C . 小浩用绳子将一捆书拖进图书室
D . 小华把地上的书拿起放在课桌上
6、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无法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
A . 杠杆
B . 斜面
C . 一个定滑轮
D . 一个动滑轮
7、在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苹果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 苹果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 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D . 苹果的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8、如下图,小球重20牛,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是( )
A . 0牛
B . 10牛
C . 20牛
D . 40牛
9、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 (选填“压强”或“压力”)。
10、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 能。
12、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 能;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1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4、如图右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
一个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履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充气的气球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⑧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 。
15、如图所示,细绳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则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立即停止运动
C . 运动越来越慢
D . 仍做圆周运动
16、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 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受到的浮力
B . 乙受到的浮力大
C . 丙受到的浮力大
D . 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7、A、B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8、如图中,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19、如图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20、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21、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 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22、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取10N/kg);请计算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4、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
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