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 .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 鸦片战争期间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俄国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俄《北京条约》 D . 中日《马关条约》
4、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如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回顾的历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重庆谈判 D .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5、2013年4月26日消息:法国皮诺家族26日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请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 . 英美联军 B . 美俄联军 C . 八国联军 D . 英法联军
6、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法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 邓世昌殉国黄海 D . 义和团火烧教堂
8、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中国(    )

A .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 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C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9、近年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读图说史题(共1小题)

1、

识图释图题


(1)该图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该事件有何影响?
(4)该事件发生时,中国的封建皇帝是谁?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 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使》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伙伴”、“果园的主人”究竟是指谁?“果子”指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他是谁吗?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