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 遗传的多样性 B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 物种的多样性 D .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鹿因茸死,獐因麝亡”,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已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
A . 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 B . 偷猎者的疯狂猎杀 C . 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D . 外来物种的入侵
3、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
A .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 . 环境污染和人为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 . 外来物种的影响 D . A+B+C
4、下列不属于生物入侵的一项是(   )
A .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候鸟飞来我国越冬 B . 原产南美的薇甘菊悄悄在我国的南方某些沿海地区登陆 C . 英国家兔被带入澳大利亚后,流窜成为野兔 D . 我国为净化污水,从国外引进水葫芦
5、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B . 环境污染使其出生率下降 C . 乱捕滥杀且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 D . 营养级别较高,食物不足
6、下列不属于珊瑚虫大量死亡的原因的是(   )
A . 过度采挖 B . 环境污染 C . 全球变暖 D . 海水蒸发
7、食人鲳原产于亚马孙河,在我国无天敌,引进后快速繁殖成灾,导致我国(特别是江淮地区)水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 . 植被的破坏 B . 非生物因素的破坏 C . 食物链的破坏 D . 环境污染
8、对森林的不合理的采伐引起环境变化箭竹大量死亡,大熊猫野生数量持续下降;工业废水、有机农药等污染长江,危害白鳍豚的生存.大熊猫和白鳍豚濒临灭绝原因分别是(   )
A . 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 .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 .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D . 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9、水葫芦被引入滇池后,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对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葫芦的疯长,争夺了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 B . 生活污水的排入,导致池水的富营养化,引起水葫芦的疯长 C . 说明滇池这个生态系统污染严重 D . 水葫芦的疯长使池水中的含氧量大大增加
10、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⑤
1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 . 物种的多样性 D . 遗传的多样性
12、公元1600年至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年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 . 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 . 病虫害爆发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D . 环境恶化
1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将我国的野生大豆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个事例体现了(   )

A . 生物环境的多样性 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 基因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B . 物种退化 C . 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 .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5、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优良是指(  )

A . 基因的优良 B . 染色体的优良 C . 性状的优良 D . 细胞核的优良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快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物种的多样性.(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指的是       多样性;B指的是      多样性; C指的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

(3)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这是指      多样性.

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3)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      .(填“不可取”、“可取”)

3、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又有一定的关系.

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2)案例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葫芦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植物,原产南美洲,在原产地有200多种天敌.它被引入我国用于净化污水,后来漂入自然水域.近几年,疯长的水葫芦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杀手”.以云南昆明滇池为例,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使很多滇池当地水生生物绝迹.

(1)水葫芦在原产地有      控制其数量,不会造成危害.
(2)水葫芦覆盖滇池整个湖面,滇池当地很多水生植物会因为缺乏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缺乏      而死亡.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      
5、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很多.根据以下资料对应写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资料1:在淮河流域,由于污染不断加剧,于1994年爆发了特大污染事故,致使洪泽湖1200万千克鱼、9万千克蟹、2.5万千克虾死亡.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污染也很严重,目前,苏南大部城市河段发黑发臭,成为没有动物的“死河”.

资料2:200年前,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几只家兔供人观赏,一次突发火灾,家兔逃出木笼成为野兔.不到100年,已遍布澳大利亚大陆,成了破坏庄稼,与牛羊争食牧草,影响交通安全的祸害.

资料3:19世纪初,在美洲东部森林中的旅鸽数量非常多,成群飞翔时遮天蔽日,数量以亿万计.由于滥猎乱捕,每年被捕杀的旅鸽数以百万计,加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旅鸽被无情地杀死了,到1900年前后从野外消失.养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里的最后一只旅鸽死于1914年.

材料4:据2010年5月27日的《人民日报》报道,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内蒙古乌拉特草原正在大面积地退化为黄褐色荒漠.草原退化给鼠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鼠害成灾,满地的鼠洞破坏了土层结构,加速草原沙化.同时,由于狐狸、老鹰、蛇等鼠类的天敌少,使鼠类更加泛滥,进一步加剧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

(1)      

(2)      

(3)      

(4)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