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卷(一)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步(sàn)     过(áo)    瘫(huàn)   水波粼(lín) B . (huái)    芽(nèn)   憔(cuì)     左右斜(qī) C . (qí)      蔽(zhē)   叨(xù)      莫怀(qīn) D . 散(chāi)    笑(nì)    告(dǎo)     一时(chà)
2、选出下列关于成语“各得其所”的运用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 全国人民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各得其所 B . 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各得其所 C . 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D . 在收拾东西时,我将储物柜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包包、衣服、裤子和鞋子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儿女讲论文义 B . 则是无 C . 相委而 D . 下车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儿女/讲/论文义 B . 即公/大兄/无奕女 C . 待君/久不至 D . 元方/入门不顾
5、指出下列古文中的称谓有何不同。

①君:      

②尊君:      

③家君: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寒雪日内集            ②差可      

未若柳絮              ④风起      

(2)翻译下列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5)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散步(节选)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简要说说第②段文字的作用。

(2)根据要求赏析语言。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能不能换做“度”字?为什么?)

②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从句式的角度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文中“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是什么原因?

(4)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5)说说你对结尾句中划线词语“慢慢、稳稳”的理解。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项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戴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D】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项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      

(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

乡人们欢呼着!

(2)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

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5)阅读本文,说说你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作文(共1小题)

1、按要求作文。

请以“共度好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