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高考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B .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肯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 . 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都肯定有核糖参与组成
D . 等质量的淀粉和脂肪分别同时燃烧,淀粉的耗氧量低于脂肪
2、下列有关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酒精的作用是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B . 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C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酒精的作用是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D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酒精的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3、以下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 .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合成的植物激素又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
C .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根的向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 . 生长素对植物促进生长时,必有两个浓度促进效果相同
4、关于无子西瓜的培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二倍体的花粉为四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
B . 用二倍体的花粉为三倍体的植株传粉可获得三倍体的种子
C . 秋水仙素与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相同
D . 三倍体西瓜的产生是有性生殖,但它本身一般不能有性生殖
5、如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B .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 .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 .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6、图1表示细胞内合成RNA的过程;图2表示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
B . 只要是活细胞,均能发生图1图2过程
C . 图2发生在核糖体中,不需要酶的参与
D . 图1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为A﹣U,G﹣C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丙为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总量和CO2释放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乙图中用 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移.
(4)图乙中b点对应丙图中哪一点 .
2、医学界称青春痘为痤疮,一般认为痤疮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增加,皮脂分泌增多,毛孔阻塞,被胞内寄生菌痤疮棒状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图甲为雄性激素分泌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②为激素;图乙中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Ach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知,雄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类似,都存在 调节和 调节.
(2)要消灭寄生在细胞内的痤疮棒状杆菌,机体还需要启动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后者中 细胞与被痤疮棒状杆菌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 .
(3)由图乙可知,结构X是 ,Ach酯酶能够及时分解发挥作用后的Ach,若Ach酯酶缺失则会导致肌肉 .
(4)T细胞分泌的 可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从而增加抗体浓度.图中雌激素与该物质具有相同的作用,雌激素主要是通过与细胞Y的 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5)分析题图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3、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甲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略). 图乙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
(2)图甲中热能不能重新回到食物链中,这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 的.由图甲中数据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值为 ,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1位)
(3)由图甲可知,营养级 (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4)图乙中,施加到农田的粪肥里的能量,最终传递给 生物.农田弃耕后将开始进行 演替,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 (“增强”或“减弱”).图甲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演替的 .
4、某花花瓣形态的单瓣和多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让单瓣花自交得F1 , 再从F1中选择单瓣花继续自交得F2 , 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花和50%的多瓣花,所有的多瓣花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过程如图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该花花瓣单瓣和多瓣的遗传遵循 定律, 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花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多瓣,说明:亲代单瓣花中含有 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 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
①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 配子(雌、雄)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 配子(雌、雄)不育.
②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 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花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③如图2是F2中单瓣花精母细胞中发生联会的一对染色体,请在染色体对应位置上标出相应的基因.
.
5、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使用 法灭菌.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步骤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 个.
(4)步骤⑤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