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物种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0小题)

1、下列珍稀动物及所属类群,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白鳍豚——哺乳动物      B . 娃娃鱼——鱼类 C . 扬子鳄——爬行动物        D . 丹顶鹤——鸟类
2、下列均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 . 衣藻、草履虫 B . 硅藻、衣藻 C . 硅藻、变形虫 D . 变形虫、草履虫
3、关于衣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B . 有鞭毛,可以自由活动,属于单细胞动物 C . 眼点能够感受光的强弱 D .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5、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    )

A . 口沟 B . 细胞质 C . 食物泡 D . 伸缩泡
6、下列地方能找到较多的草履虫的是(    )

A . 大海 B . 急流的河水 C . 有机物丰富的池塘 D . 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找到
7、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    )

A . 限制草履虫运动 B . 增加营养 C . 便于计数 D . 增加温度
8、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 .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C . 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D . 宣传保护生物的重要
9、下列关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 . 减小栖息地,引进外来物种 D . 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10、比较衣藻和植物细胞,如图所示:

(1)相同点:衣藻和植物细胞都具有                              

(2)不同点:

①衣藻前端有      ,能感知光线的强弱;

②衣藻有      ,能帮助其在水中游动;

③我认为衣藻是      (选填“动物”或“植物”),理由是      

二、【能力提升】(共5小题)

1、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 形体的大小 B . 生殖能力的大小 C . 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 D . 适应环境的能力
2、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B .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 .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成分、地球表面温度等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 . 任何一种物种一旦灭绝,还可以通过一些生物手段使灭绝的物种再生
4、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2)
A . 刺激草履虫 B . 给草履虫供氧 C . 连通两个液滴 D . 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5、如图为不同因素对哺乳动物和鸟类威胁大小的条形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写出一条保护动物的措施。      

三、【拓展创新】(共1小题)

1、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并测得以下数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 面

26℃

24℃

2cm深处

24℃

23℃

4cm深处

22℃

22℃

6cm深处

20℃

21℃

(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      

(3)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物种的多样性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