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文艺复兴 | 一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 | 十月革命 | 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材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对陈旧陋习加以改造,这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这些新的变化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材料一:1087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各位重视和扶持。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享有丰厚利润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二: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基于,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材料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7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材料一:17世纪中期﹣﹣18世纪末期,英法美单过的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率先掀起了反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以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这虽然使西欧各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联合,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