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诺贝尔》同步练习

年级:五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 (共16小题)

1、按拼音写汉字

shí yàn

jī xiè

jiān kǔ 

bào zhà

zhuāng zhì

wēi lì

      

      

      

      

      

      

2、多音字组词

都dū           dōu                    

盛shèng         chéng                   

兴 xīng            xìng                                           

3、我是拼音小能手

运输

逝世

临终

专利

投入 

浓烟

      

      

      

      

      

      

4、写出近义词

艰苦—            威力—               发明 —         

遗嘱—             成就—               突出 —        

5、写出反义词

艰苦—            突出—           连续—              仍然 —       

6、形近字组词 

              捶            磨              

             锤            魔           


7、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①罪犯用chuí zi      和钢钎将保险柜撬开后,将fàng zhì         在里面的10万元人民币洗劫一空。面对警察布下的天罗地网,罪犯不得不投案自首。 

②ruì diǎn      科学家诺贝尔1896年在意大利shì shì      。 

8、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劳动         的威力         的爆炸声   

      的仪式           的成就           的科学家

9、读课文《诺贝尔》,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失败后,毫不失望,继续努力。形容人的勇气与耐力。      

②变成一堆灰土。多指被彻底烧光。       

③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麓。很少有人去居住的地方 。       

10、读课文 《诺贝尔》,根据句式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诺贝尔,你真伟大啊!我要赞美你。赞美你       ;赞美你         ;赞美你      


11、解释下列词语

①荒山野岭:

②枝叶繁茂:

1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寂寞:

②拥抱:

1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和其他句子不一样的一句是(  )。

A . ……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B . 诺贝尔制造出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C . 诺贝尔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D . 看到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诺贝尔哽咽地说:“我——一定会——继续研究——直到成功的。”
14、扩句

①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②诺贝尔点燃导火线。

15、缩句

①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

②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船。

16、用所给的字组词填空。

发现    发明   顽强    顽固

①在探险的途中,他      了许多恐龙化石。

②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      专利355项。

②虽然他经受过很多次打击,但他依然      地生活着。

②在攻打119高地时,解放军战士遭受到敌人      的抵抗。

二、阅读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用“  ”画出人们表现的句子,从中体现出人们什么样的感情?

(2)用“      ”画出诺贝尔表现的句子,从中体现出他什么样的感情?

(3)读了这两段话,我觉得诺贝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字词语) 

2、根据课文 《诺贝尔》内容填空。

   诺贝尔是      (国家)科学家,他一生在            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      ,这项发明先后经历了发明      ——      ——      ——      四个过程,从中可见诺贝尔      的科学精神。

3、阅读课文 《诺贝尔》片段,回答问题。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继续 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动 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 叫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他,就是诺贝尔”能否改成“他就是诺贝尔”?说说你的理由。

(2)选择合适的词语。

(继续 连续)       (震动 震撼)       (呼喊 叫喊)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 学 怪 人”

        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常常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说他怪,也确实有点怪。

        英国人的衣着一般是比较考究的,而开文迪许却总是穿着过时的服装。他的衣服很少有一件是纽(niǔ)扣齐全的。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客厅被他改作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他的藏书很多,别人向他借书要办借书手续,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个手续。他的书从哪里拿来,以后还要放回到哪里去。

      开文迪许非常珍惜时间,不喜欢那些慕名来访的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别人来访问时,他常常是一言不发,还在思索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呢。迫不得已,他才应付一两句,声音尖锐而急促,似乎想尽快地把话说完。客人走时,他刚送到门口,就飞也似的奔回实验室。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多得说也说不完。

       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不过是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琐(suǒ)事上罢了。开文迪许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他死后,人们找到他的许多遗著,发现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确实—         考究—         思索—      

(2)这篇文章的题目“科学怪人”为什么要加引号?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根手指的故事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准备着.(zháo zhuó)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可是桥梁专家们都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liǎng liǎ)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 辛)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决心要把费了父子俩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废了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述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不能成功,而是他们缺少智慧,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坚 艰)难时,没有做下去的勇气。 

(1)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汉字写下来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天方夜谭:

②泡汤:

(3)请针对画“      ”的句子,提一个你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诺贝尔》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