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4小题)

1、  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93‰,死亡率为4.52‰.据此完成下题.

(1)据以上数据推论,目前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

(1)
A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最有可能与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城市是(  )

(2)
A . 日本东京 B . 墨西哥墨西哥城 C . 印度新德里 D . 埃及开罗
(3).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有助于北京市(  )

(3)
A . 逐步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B . 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C .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 . 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2、

如图为上海市2000~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示意,读图完成下题.

(1)2000~2010年上海市(  )

(1)
A .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小 B . 近郊区的外来人口增幅较远郊区小 C . 外来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 D . 远郊区的就业人数较中心城区多
(2)导致外来人员大量涌入上海的最主要因素是(  )

(2)
A . 务工经商 B . 拆迁搬家 C . 学习培训 D . 投亲靠友
3、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读表回答下题

迁出国

数量(万/年)

迁入国

数量(万/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菲律宾

14.4

英国

13.6

印度尼西亚

18.0

澳大利亚

8.3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的特征是(  )

(1)
A . 为发展中国家 B . 为发达国家 C . 为沿海国家 D . 为内陆国家
(2)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 . 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 . 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 . 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4、

如图为 2009 年俄罗斯的人口金字塔图,其中人口总数约l亿4千万,死亡率为15‰.读图完成下题.

(1)2005年﹣2009年俄罗斯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大致为(  )

(1)
A . 8‰ B . 12‰ C . 16‰ D . 20‰
(2)与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最相似的是(  )

(2)
A . 印度 B . 美国 C . 德国 D . 肯尼亚
(3)图中20﹣30岁人口比重大,主要原因是(  )

(3)
A . 社会稳定,政策鼓励 B . 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 C . 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 D . 与45﹣55岁的人群有关
5、

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如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1)
A . 气候资源 B . 矿产资源 C . 土地资源 D . 水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

如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题.

(1)与美国、英国相比,195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  )

(1)
A . 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 . 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C . 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 . 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2)影响美国、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人口数量 B . 经济水平 C . 环境质量 D . 资源状况
7、

如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下题

(1)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  )

(1)
A . 经济水平较高 B . 离北京市较近 C . 城市等级较低 D . 劳动力较丰富
(2)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该“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房价水平较低 B . 就业机会较多 C . 环境质量较高 D . 经济联系紧密
8、

读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2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地.

(1)
A . B . C . D .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  )

(2)
A . B . C . D .
9、

如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1)
A .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B . 蒸发量增加 C . 汛期洪峰流量减小 D . 地下水位下降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下径流增多 B . 下渗量减少 C . 植被覆盖率增加 D .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10、湖南每年从海南运入200多亿颗槟榔干果进行加工再销往全国各地,回答下题.

(1)海南槟榔质量上乘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气候适宜 B . 市场广阔 C . 技术先进 D . 政策倾斜
(2)近年来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成为该岛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气候 B . 技术 C . 市场 D . 政策
11、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题.

(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1)
A . 人均耕地多 B . 水热条件好 C . 工业基础强 D . 科技水平高
(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2)
A . 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 . 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 . 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 . 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12、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题.

(1)对三地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乙﹣﹣大牧场放牧业 B . 甲﹣﹣季风水田农业 C . 乙﹣﹣乳畜业 D . 丙﹣﹣商品谷物农业
(2)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2)
A . 提高机械化程度 B .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13、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大蔗糖基地.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示意图,完成下题.

(1)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气候高温多雨  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这种变化主要因为是(  )

(2)
A . 农业技术的改进 B . 劳动力的转移 C .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 自然条件的改变
14、

读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农场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

(1)
A . 机械化水平高 B . 商品率高 C . 生产粗放化 D . 产销一体化
(2)该农场茶园套种干果或是苗木主要的作用有(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提供清洁能源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促进居民聚居.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加.(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二孩”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环境人口容量与区域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造成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我国城市化不应该过快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不高.(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小,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城市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布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与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相比,亩产量高,商品率高.(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0、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都很低.(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

如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X、Y、Z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2)

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2、

如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最主要因素是      

(2)该地从阶段1到阶段3,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突出城市问题哪些方面?      

3、

如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生产特点有      

(2)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3)西北棉花优势产区发展棉花种植的制约条件是      

(4)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      

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许多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1)材料中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填类型),该模式特征为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这种人口流动现象会对当地造成的影响有利影响有      

(3)“未富先老”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