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宜宾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1小题)
1、下列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总星系囊括了整个宇宙
B . 总星系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
C . 总星系只包含了两级天体系统
D . 上述说法都不对
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 . 日地距离适中
B .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 . 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 . 月球绕地球旋转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 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
C . 大气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4、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宇宙自古以来如此,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体
B . 距我们最近的天体约150亿﹣﹣200亿光年,因此,宇宙的范围是有限的
C . 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各类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D . 由“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过程表明,宇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5、关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 1月太阳辐射最大纬度是南回归线
B . 7月份南半球的太阳辐射普遍高于北半球
C . 全年太阳辐射获得最多的是赤道地区
D . 南北半球同纬度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规律大致相反
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 . 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C . 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0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若干分钟
D .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7、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 )
A . 高频无线电波突然衰减
B .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D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8、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 . 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 . 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 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9、当晨线与20°W经线重合时( )
A .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B . 西半球与昼半球重合
C . 70°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D .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10、
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2011年10月7日.图中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其绕地球转动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1)对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
B . M公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
C . M公转周期为24小时
D . 在a点观察到M为自西向东运动
(2)此时北京时间为( ) (2)
A . 10月6日8时
B . 10月7日16时
C . 10月6日16时
D . 10月8日8 时
11、下图表示昼夜天气的四种情况,夜晚气温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12、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
B .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 .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 .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13、下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
A .
B .
C .
D .




1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 . 0°
B . 23°26′N
C . 66.5°N
D . 23°26′S
15、对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东八区的区时
B .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 . 东经120°的地方时
D . 北京市的地方时
16、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 . 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严重
B . 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严重
C . 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
D . 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
17、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
B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5时48分46秒
C .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
D .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
18、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波就是横波
B .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 .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D . 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19、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是( )
A .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
C .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0、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1)
A . 春分
B . 秋分
C . 冬至
D . 夏至
(2)有关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 . 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 . 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 . 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1、
读太阳光照局部图(如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题.
(1)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 (1)
A . (15°S,60°E)
B . (15°N,150°E)
C . (15°S,120°W)
D . (15°N,60°E)
(2)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 (2)
A . 6:00
B . 8:00
C . 12:00
D . 14:00
(3)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北移动,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3)
A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B . 南半球地区温度越来越高
C . 贵州遵义地区将迎来寒冷的冬天
D . 我校的树影越来越长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读图1“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2“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图1表示的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昼 (大于或小于)夜,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图1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
(4)该日 (选择填空). (4)
A .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 . 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图2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2、
读图1“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表示地轴的是 .
(2)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图1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日期是 .图1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 ,且昼 夜.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4)
A .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 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 .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 . 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图2所示相同的是 地.
3、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在乙的 方向,丙在丁的 方向.
(2)丙地位于 (东、西)半球, (高、低、中)纬度, (热量带).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 和线速度大小 .
(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从早到晚排列) .
(5)如图为 月 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北京时间为 时,昼夜状况为 .
(6)甲点此刻为 点,此刻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
(7)丙点此刻为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乙点昼长 小时.
4、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A点的昼长为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