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3小题)

1、“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 .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 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 . 抵御了外来侵略 D . 促进了民族融合
2、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

A . 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 B . 西晋政府顺应入口南迁浪潮 C .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D .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隋唐的科举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瞿秋白于1899年诞生于常州青果巷。在13岁时他决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表达对(    )

A . 清政府开展自强运动的响应 B . 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拥护 C . “打倒孔家店”口与的认同 D . 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支持
5、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6、“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上述规定应出自(    )

A . 《资治通鉴》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雅典民主制度 D . 基督教教义
7、“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动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    )

A . 亚历山大 B . 君士坦丁十一世 C . 马可·波罗 D . 毕加索
8、下列各项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B . “弘扬理性,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C . “成立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D . “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9、

下侧为法国大革命初期流行的一幅漫画。画中间手持金杖的是平等女神,画右侧黑人妇女手中的文献应该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人民宪章》 D . 《拿破仑法曲》
10、“近代时期,东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这些改革运动包括(    )

①日本大化改新  ②查理·马特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中国戊戌变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1、“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    )

A . 贝芬 B . 爱迪生 C . 瓦特 D . 玻利瓦尔
12、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极度的重视,就在于它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下列各项中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 C . 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 D . 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
13、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    )

A . 取得了民族独立 B . 废除了黑奴制度 C . 度过了经济危机 D . 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见下图)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见下图)

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3)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体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材料三: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所以欧盟和日本被当然地称为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

——《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均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际新秩序”和“公约”分别是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3)据材料三,指出欧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的途径。材料中日本的“大国梦”是指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