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①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于(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今年(2014)是下图人物诞辰220周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下列主张由他提出的是于( )
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边材料出自( )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①“东方红1号”升天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③重返联合国 ④粉碎“四人帮”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八六三计划”
表格数据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经济发展概况。下列事件与下表数据变化无关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1小题)
三、综合题(共3小题)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魏晋融合】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近代探索】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今日成就】
材料四: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材料二: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如下图所示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七: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 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