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

A . 笤帚     B . 斜面 C . 滑轮组 D . 羊角锤
2、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③ C . 只有②③ D . 只有①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苹果做功,重力势能增大 B . 处于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D . 第一个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汤姆孙
4、对下列四幅图情景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 B . 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 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 D . 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5、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与其改变压强情况一致的是(   )

A . 书包的带做得较宽 B .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C . 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 D . 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6、如图所示,是同一小球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 . 在三种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 . 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 . 丙液体的密度最小,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7、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先下沉然后上浮 B .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 . 先上浮然后下沉 D .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8、下列说法在正确的是(   )
A . 做功快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 加速运动的皮球,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少 C . 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9、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动滑轮重7.5N B . 4s内拉力F做功25J C . 4s内拉力F的功率为6.25W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 .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 .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D . 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水杯中加半杯水,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深度越深,吹气越难,这种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用吸管可以将杯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的作用.
2、物理知识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洗手池的物理知识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如图所示的弯管,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弯管是利用物理模型      的原理来设计的;佛都汶上莲花湖湿地风景宜人,荷花飘香如图,这是因为分子      的运动.

3、体育课上小明以1m/s匀速爬杆,受到的摩擦力f1 , 又以0.6m/s匀速爬绳,受到的摩擦力f2 , 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如果其受到的外力都消失了,则篮球将      
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小球的质量是      kg,小球的体积是      m3 . (g=10N/kg)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0.5m,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重力做功为      

三、实验与作图(共5小题)

1、粗细均匀的木棒的一端放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0连接.画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及重力的力臂.

2、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      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      向上喷出.(均选填“会”或“不会”)
3、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

(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额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 . 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      ,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平衡,得到如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6

 5

 5

 6

 2

 5

 10

 10

 5

 3

 4

 15

 6

 10

 4

 2

 20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两种结论:①F1+l1=F2+l2;②F1l1=F2l2 . 你认为正确的是第      (选填“①”或“②”)种结论,实验4中的阻力臂是      cm.

(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50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      N;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      F(选填“>”、“<”、“=”),g取10N/kg..

(4)杠杆在图乙的水平位置平衡后,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后松手,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5)如图丁所示采用另一种装置,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      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      N.

5、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选用小车、斜面、木板、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      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重为4N、高为0.24m、底面积为0.02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4kg的水(不计容器壁的厚度,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
(2)现将一密度为1.8×103kg/m3质量为2kg的实心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有0.2kg的水溢出,此时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匀速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5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3×104N,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拉绳子的力F=2.4×103N,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