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 .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 ①②⑤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⑤⑦ D . ③④⑥⑦
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 . 丙可能是单质
4、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   )
A . 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 . 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C . 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 D . 它们都具有可燃性
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6、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2Fe2O3 B . 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C . 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 P2O5 D . 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
8、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2 B . N2O C . NO D . NO2
9、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 . 只含有C,H元素 C . 含有C,H,O三种元素 D . 无法确定
10、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 .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C . 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D .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用途

原因分析

 A

石墨可用作电极

 石墨可导电

 B

 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

 金刚石硬度很大

 C

 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碳具有氧化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2、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3、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14、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 .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 . 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 . 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1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 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 .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有毒 B .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17、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 红色﹣紫色﹣红色 B . 紫色﹣红色﹣紫色 C . 红色﹣紫色﹣蓝色 D . 红色﹣无色﹣红色
18、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⑤
19、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20、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⑤
21、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2、为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杂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将气体点燃 B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 将气体通入硫酸溶液中 D . 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
23、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 . 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 . 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 . 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 . 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
24、区别CO和H2最好的方法是(   )
A . 利用它们的溶解性 B . 利用它们的还原性 C . 据它们燃烧时的火焰不同 D . 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
25、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      
(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所下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试根据如图所示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各瓶中所盛的是哪一种气体?

则甲瓶中是      ,乙瓶中是      ,丙瓶中是      

4、在①氯化钠;②过氧化氢溶液;③高锰酸钾;④二氧化锰;⑤二氧化碳;⑥水;⑦空气;⑧氧气;⑨铁等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含有氧分子的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分类中,X属于      (填字母序号); (2)
A . 单质 B . 混合物 C . 化合物 D . 氧化物
(3)从中选择碳的一种氧化物,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②仪器的名称是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      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      (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加热1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计算:

①生成多少克氧气?

②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③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