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以下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牛顿 B . C . D . 千米
2、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矢量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 标量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 C . 速度、时间、加速度都是矢量 D . 质量、路程、速率都是标量
3、“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成功,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行程约2200万千米,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以约7.7km/s的速度与“天宫二号”对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题中所说的“7时30分”是指时刻,“33天”是指时间 B . 神舟十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不可将其看作质点 C . 题中所说的“2200万千米”是指位移 D . 题中所说的“7.7km/s”是指平均速度
4、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上有三根木头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工人将另一根木头P搁在上面,便于将木头P锯断,如图乙,关于木头P在支撑点M、N处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下面哪个图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5、屋檐下重为G的风铃被水平风力吹起,在偏离竖直方向θ角的位置保持静止,设风力为F,系风铃的轻绳对风铃的拉力为T,若F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和G是一对平衡力 B . T一定小于F C . T与F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 轻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T=
6、

如图,在高空作业的工人,操作过程中,不慎掉落一扳手,约2s后听到扳手落地的声音,设扳手由静止掉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扳手下落过程,加速度不断增加 B . 工人离地高度约为10m C . 扳手落地的速率约为10m/s D . 下落过程中,每经过1s扳手的速率约增加10m/s
7、

秋千是老少皆宜的娱乐工具,如图,其结构可简化为两根等长轻绳AB、CD将一木板悬挂在铁架上等高的两点A、C上,木板静止时,F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T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如果将两轻绳各剪去等长一小段,再挂回原悬点,则剪短后(   )

A . F变大,T变大 B . F变小,T变小 C . F不变,T变大 D . F不变,T变小
8、某同学提着一袋东西乘坐电梯时,突然感到提着的袋子比电梯匀速时更重了,这一现象表明(   )

A . 袋子重力变大了 B .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 . 电梯可能在下降 D . 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地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
9、

下雪天,车轮被冻结,无法开动,如图所示,交警用水平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推不动是因为交警推车的力小于车受到的摩擦力 B . 推不动时,交警推车的力越大,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 推动后,交警推车的力越大,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 . 推车时交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前
10、“物理”二字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晋朝,泛指事物之理,源于《庄子•天下》中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关于物理思想与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重心、合力的概念都体现了等效思想 B . 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C .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运用了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的方法 D . 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11、

下面给出的选项中,可能与甲图描述的是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12、小孙和小李课间休息时,看见一同学正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匀速推动一个大书箱搬运书籍,爱搞恶作剧的小孙就上前“帮倒忙”,可是当小孙对大书籍施加某方向的力F后,发现大书箱的运动状态下不受影响,热心的小李上前“帮正忙”,可是当小李对大书箱施加另一方向的力F后,发现对大书箱的运动状态有没有造成影响,试问小孙和小李同学施加的力F的方向可能是以下选项中的(   )

A . B .    C . D .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

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打点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填“直流”或“交流”)电,电压为      (填“4﹣6V”或“220V”)

(2)某同学利用图乙的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打出一条纸带,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纸带上E点的速率为      m/s,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分别如甲、乙所示.

该装置中,A、B为力传感器,研究对象是质量m=310g的金属圆柱体G,将G放在A、B的两探头之间,两探头受到压力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49

2.12

2.59

3.02

 FB/N

 3.01

 2.61

 2.13

 1.50

 0.00

(1)观察、分析数据表1,可得出:金属圆柱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A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      ,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B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      

(2)某同学发现两传感器的读数并不是与角度的变化成正比,他猜想圆柱体所受重力及其分力间满足某个函数关系,并根据该函数关系计算两探头受到压力的理论值如表2所示(g取9.8m/s2

表2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52

2.15

2.63

3.04

 FB/N

 3.04

 2.63

 2.15

 1.52

 0.00

该同学猜测的函数关系式应当分别为:FA=      ,FB=      (用金属圆柱体质量m、重力加速度g、斜面倾角θ表示)

(3)在实验中无论是分析“表1”还是“表2”的数据时,都认为传感器的读数都等于相应的圆柱体重力的分力,其物理学依据是(乙沿斜面方向为例);因为A传感器的读数等于A传感器所受的压力,根据      此压力大小等于圆柱体沿斜面方向所受的支持力,而根据      此支持力大小等于圆柱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      (写出一个即可)

3、一汽车在公路上正以v0=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56m处有一只狗,紧急刹车,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踩下刹车后汽车经过4s才停下,求:

(1)汽车刹车的加速度

(2)从司机发现狗到汽车停下,车前进的距离.

4、国庆长假,老师带领同学乘火车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火车开动前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我们把火车启动阶段当成匀加速,等会儿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其加速度呢?”同学们纷纷响应:

(1)坐窗边的小钱,看着窗外等间距且间隔为s的电线杆,欣喜地发现有一根电线杆正对着自己,他用手表测出了从火车启动到下一根电线杆正对自己的时间间隔t,求此方案加速度的表达式;

(2)如图,小赵用塑料绳把一只小铁锁吊在行李架上,使悬挂点正好在小桌边缘的正上方,他测出塑料绳的悬挂点到小铁锁的距离L及小铁锁偏离桌子边缘的距离d,求此方案加速度的表达式.

5、

某同学利用暑假参加了一项遥控汽车比赛,比赛场地设置如图所示,比赛时,先让遥控汽车从长木板最右端由静止开始,以不至于使长木板滑动的最大加速度a1=1.0m/s2匀加速起动,汽车加速前进某一适当距离时,操纵其急刹车,使其滑行到长木板最左端时恰与长木板相对静止,然后与长木板共同减速滑行直至停下.

已知遥控汽车长度s=0.20m,质量m1=2.0kg,长木板长度L=7.20m、质量m2=8.0kg,遥控汽车轮胎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0.50,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2=0.02,取g=10m/s2 , 求:

(1)遥控汽车加速前进时,木板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2)遥控汽车急刹车时,车和木板共同减速滑行时,两情况下,车和木板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3)整个过程中木板滑行的距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