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觉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
2、运输飞机一边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一边往地面投放救灾物资,在这个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飞机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质量为0.1克的水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水滴受到空气的阻力是0.5×10﹣3牛,则水滴受到的合力是 牛,方向 .(取g=10牛/千克)
5、一块冰体积为30cm3 , 漂浮在水面上有
露出水面,所受浮力为 N,冰的密度是 kg/m3 .

6、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则可判断物块在水中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的密度是 kg/m3 .
7、两台机器总功之比为3:2,时间之比为3:4,则功率之比为 .
8、图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剪刀(选填“甲”或“乙”).使用这两种剪刀都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即都不省 .
二、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钢笔吸水
B .
注射器给病人打针
C .
船闸
D .
液体压强计




2、小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先后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中乙图将纸片旋转了一个角度,该实验是想探究二力平衡时( )
A .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 .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 . 方向是否相反
D . 大小是否相等
3、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入”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或者人并“卷向”空中,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
A . 龙卷风内部的压强等于外部的压强
B . 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
C . 龙卷风内部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D . 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少
4、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一端吊一重物G,在A点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F1、F2、F3使杠杆静止在图示的位置上,那么( )
A . F1最小
B . F2最小
C . F3最小
D . 三个力一样大
5、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 下面正确的是( )
A . F1﹣F2=F4﹣F3
B . F1=F2=F3=F4
C . F1=F2 F3=F4
D . F1﹣F3=F4﹣F2
6、如图所示,将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别装入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a、b、c三个容器中,发现三容器中液面相平,用pa、pb、pc分别表示杯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pA、pB、pC分别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重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a>pb>pc , pA=pB=pC
B . pa=pb=pc , pA<pB<pC
C . pa=pb=pc , pA>pB>pC
D . pa<pb<pc , pA=pB=pC
7、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8、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 .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 . 我国北方冬季路面上结冰后常在冰上撒些渣土,是为了增大摩擦
D . 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9、如图,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低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拉力的功率为3W,则( )
A .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B . 拉力做的总功为4.8J
C .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4.8J
D . 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时3s
10、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 .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 .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 .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
2、货物如图所示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画出货物受到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所示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
2、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不合理?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4)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1,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一种方案)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他将一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次数 | 斜面 倾角 | 斜面材料 | 物重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30° | 木板 | 7 | 0.5 | 6.0 | 1 | ① | ② | ③ |
2 | 30° | 毛巾 | 7 | 0.5 | 6.5 | 1 | 3.5 | 6.5 | 53.8% |
3 | 20° | 木板 | 7 | 0.34 | 4.9 | 1 | 2.38 | 4.9 | 48.6% |
(1)请将第1次实验表格的空补充完整① ;② ;③ .
(2)在第2次实验中,木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为 N.
(3)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斜面机械效率越低.
(4)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斜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五、综合应用(共2小题)
1、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cm2 . 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求:
(1)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
(2)花岗岩的密度;
(3)从开始提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时,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2、如图所示,物体A是正方体金属块,边长是20cm,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每个滑轮重20N,金属块的密度ρ金=5×103kg/m3 , 物体A 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体重的0.3倍,在2s内被拖动5m,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10N/kg).试求: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